扬剧虽属地方小戏,但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旦、净、丑。 在花鼓戏、香火戏并行时期,花鼓戏以旦和丑为主,香火戏则重生角。在花鼓戏中,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当时花鼓戏大多在广场演出,开锣均由丑带领小旦跑台子,招徕观众,并在戏中不断地用丑插科打诨。维扬戏时期仍具"三小"特色,并向京剧学习了角色分行、武打技巧、服装、脸谱等。至此,扬剧的表演艺术体系基本形成,具有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以丑、旦、生为重。 丑行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比较突出,有丑演俊扮,也有丑演丑扮;有以动为主的叫武丑,也有以静为主的叫文丑。文丑的特点是都...
1. 顺 ---- 享受地吃 --- 例:这么多好吃的,大家动筷子,顺! 2. 踝(音 huai 第 3 声) ---- 美美的吃。 3. 嗌(音 yi 第 1 声) ----- 吃,带有贬义,例:你赶快嗌叻。 4. 捣嗓子 --- 吃不下还吃。贬义。 5. 森 ---- 滚 6. 袅 --- 还没有 7. 咙 ---- 语气词,太遗憾了 8. 警尴 ---- 怎么样 9. 皮脸 ----- 玩 10. 尖心 -- 用功 11. 铳精,转精 ----- 无目的地乱走 12. 来哦 ----- 口头语,引起...
要做男人的女人 ——记扬剧表演艺术家 金运贵 贺毅武 景广明 整理:颜岭 一 这决不是剧照。 照片上有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跪着。 跪着的低头曲背,双手着地,是个可怜巴巴的女人。 这跪着的女人就是金运贵。 她不跪,也不说,默默忍受着粗野的斥骂和暴怒的拳脚。 她被打倒在地。她想大哭,大喊,大骂,但她倔强地忍...
扬剧传承谱系方式一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关系。二是以办科班为主的师徒传承关系,三是国办戏校,剧团招收的学员等。 根据史料记载,扬剧的传承仅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就有31支,以办科班为主的师徒传承也有10个,现列举主要的几支如下: 一、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关系的有: 1、《扬州李氏世系》 李小琴(旦) ↓ ———————————————— 子 李德本(文武生) 徒 华素琴(旦) —————————— 徒 汪琴(旦) 徒 李明英(旦) ———— 媳 孙爱民(旦) 2、 《仪征崔氏世系》 崔 少 华(文老生、编剧...
扬剧音乐,委婉动听,感染力强。一些唱腔、唱段、脍炙人口,久唱不衰。2000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陪同法国希拉克总统来扬访问,扬州市扬剧团演员李政成曾为他们演唱了两首板桥道情《老渔翁》、《老书生》,极受宾客称赞。演出结束后,江总书记余兴未尽,接过道情,击节而歌。 扬剧乐器,配置也有特色,既有一般戏曲常用乐器,二胡、中胡、琵琶、扬琴、笙、箫、笛、唢呐,还有一些特色乐器如碰铃,击碟、木鱼、磬、吊钹、低音锣等,适宜表达乡音乡情。 具有戏剧服装、道具及乐器。 服装和道具如刀枪把子,旗子,云牌等基本与京剧同。 大、小...
扬剧导演的作业程序与工作方法,虽因人(导演个人风格)、因情(如赶任务等)而异,但仍有其共同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操作过程: 一、研究分析剧本。 阅读、查阅、观摩与本剧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其它剧种同类题材等文字与音像资料。对时代背景、主题和主题思想、剧目的风格、样式和体裁、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矛盾冲突、贯穿动作、最高任务与高潮处理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初步的总体构思。 二、组织排练班子。 A、由导演提名,报请团长确定剧中主要角色的演员名单。 B、由团长和导演协商后,指定作曲、舞美设计(包括布景、造型、服装...
...
扬州扬剧网 扬剧戏迷网 联合发布 ★ ★ ★ ★ ★ 关于收集抢救扬剧老磁带的通告 一、...
点赞旦角 李政成 浅谈李政成老师的旦行表演艺术 上海阿丁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老师应...
情真意切悲王后,义字当先 张爱华 写在张爱华老师与上海扬剧戏迷联欢之后 上海阿丁 应...
闲谈:原扬剧镇扬流派.传承.现状 传承 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首发在扬剧网。不是以一个专...
宁可 张卓南:形神兼备的反一号 宁可 张卓南至今都记得,在戏校学戏时,学员们排的《...
2 第三次古琴打谱会,陈重先生介绍埙,左二为戈弘。 2 戈弘在创作中。 舞台上,光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