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人物传 >

老艺人人物介绍大全

时间:2022-09-30 20:28来源:中国文化部 作者:秩名 点击:




 
版主题怀念为扬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己逝艺术家。

因资料所限,尚有不少已逝艺术家未能收录,谨致歉意。

欢迎对本版艺术家简介和图片资料提出宝贵意见。

欢迎提供有关艺术家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本版文字资料和图片,部份摘录已出版的报刊书籍,部份选自江苏省扬剧团演出宣传资料,部份由己逝艺术家的亲友提供。如涉及版权或其他事宜,请在留言板中告知,以便及时调整改正。

本版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珍贵老艺人图片集

 

崔少华 (1887 一 1952) 原名瞧长荣。江苏仪征人。二十五岁时下肢瘫痪,为香火戏艺人抄写神书,因而熟悉了香火戏唱本。二十八岁病愈后,随师傅许长华,在仪征、六合山村演出“大开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潘喜云、卞忠发、朱天福、刘捷三等,在上海方浜路齐云楼茶馆演出,成为大开口中最早走上舞台的演员之一。民国十六年( 1927 ),又将白里红、戴玉花、许桂芳、许桂芬、何巧珍、潘玉兰等女演员带上舞台,为“大开口”和“小开口”的合并,从而为形成扬剧做出了贡献。工老生,以诙谐风趣见长。能戏很多,并能编导,先后排演了几十部连台本戏,如《安邦定国志》、《惊天动地》、《龙凤帽》、《大闹三门街》、《五女兴唐》等。三十年代组织了上海维扬伶界联合会,任主任。民国三十七年返乡,病逝故里。

 

江腾蛟 (1893 一 1952) 江苏扬州人。幼年喜爱民间音乐和扬州清曲,吹拉弹唱均见功夫。民国七年 (1918) 为谋生来上海,应聘在维扬文戏(小开口)臧雪梅戏班中伴奏。民国十四年“新新社”、“永乐社”扬剧女子科班开办,他应聘到科班任教,专职教唱维扬文戏曲调和唱腔,主要学员有金运贵、许桂芳、高秀英、王秀兰、黄秀花、林玉英、石玉红、筱金楼等二十余人。学员结业后组班演出,他担任伴奏,辅佐演员各显特色,为以后形成流派打下基础。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合并演出后,音乐上问题较多。他首先帮助维扬大班学员学唱小开口曲调,接着又着手解决唱腔上男女演员不同弦问题。经他摸索,同一曲调,女声唱“ l 一 5 ”弦,男声唱“ 4 一 1 ”弦,使男女演员演唱自如,特别是男女演员上下接唱、对唱时,他在过门的最后一个音转调,便接唱者顺其指示音接转,这种演唱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江擅长笛子,在演出维扬文戏时,改变戏曲开场前用锣鼓“打闹台”以渲染气氛、吸引观众的做法,独创了“文明闹台”,以弦乐、弹拨乐和笛子演奏曲牌,以粗于竹笛的管笛贯串其中,时而领奏于前,时而跳跃其间,吹得出神入化。在永安公司游乐场、先施公司游乐场、大世界演出时,“文场闹台”常常吸收过路听众,久聚不散。他还能用鼻吹奏铜笛,两只鼻孔一呼一吸,交替吹奏,可以连续几个小时,被同行视为绝技。 1949 年后,参加南京海清扬剧团。


程俊玉 ( 1896-1950) 扬州人。现代香火戏(扬剧)名演员。艺名程小六子。少年时在扬州弯子街学织板带,业余时间随友人唱香火戏和花鼓戏。因天资聪颖、嗓音响亮,艺术上进步很快,常被专业班邀请参加演出。民国十一年(1922)秋赴上海,在共和新路新民戏院首次登台,一举成名,成为维扬大班的红角之一。后又去汉口、蚌埠等地演出,声名大振。他工花旦,在唱腔与表演上勇于创新,在香火戏曲调的基础上,吸收扬州花鼓戏、清曲、民歌的营养,借鉴兄弟剧种的某些技法,创造了缠绵委婉的“大开口”新腔。同一曲调他能唱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他的演出服装均由自己设计,曾以旗袍、假发等时装扮演《卖油郎》中的花魁女、《枪毙阎瑞生》中的莲英,惟妙惟肖,观众叫绝。他还在其母亲(鼓书艺人)的帮助下,首次把弹词《再生缘》改编成扬剧《孟丽君》搬上舞台。他的拿手戏还有《笔生花》、《昭君和番》等。

 

葛锦华 ( 1898-1945) 扬州人。现代扬剧名演员。出身于书香门第,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约1919-1920年间,随清曲名家钟培贤、周锡侯学唱清曲,工泼口。二十年代后期与王万青等人到上海,初做堂会,间或在电台演唱。后来到先施公司、大世界演唱扬州清曲。1933年高亭、百代两大唱片公司录制过他与王万青演唱的《大小老婆争风》,与陆长山演唱的《小尼姑下山》,与筱玉琴演唱的《大烟自叹》和独自演唱的《宝玉哭灵》、《大相公嫖院》、《活捉张三郎》等唱片。他的演唱声音饱满、韵味醇厚,具有“吞腔吐字,躲、闪、闯、让”的特点。三十年代中期参与维扬戏班唱“小开口”,工小生。演出的剧目有《赵五娘送十里》、《秦雪梅吊孝》等。后又为戏班排戏,第一个戏为《桃花女》,初排只有十几本,逐步扩展到二十几本。葛在该剧中饰演铁中玉,石玉红演桃花女,华素琴配演丫头。此剧曾在上海爱多亚路太原坊剧场全年演出。

 

潘喜云 ( 1900-1965) 邗江人。原名潘文喜。扬剧奠基人之一。出生于“香火”世家,自幼随父正玉学戏。16岁起,先后师从郑朝恒、郝余州学艺,刻意钻研,勤学苦练,遂成“大开口”名角。民国十年(1921),潘喜云与朱天福、崔少华等进人上海演唱,初工旦脚,常演剧目有《王月英骂灯》、《赵五娘》、《牙痕记》、《合同记》、《分裙记》等。后改生行。他博采众长,技艺日精。主演的《魏征斩龙》、《斩经堂》、《扫松下书》、《千里送京娘》等戏均别具一格,台风酷似京剧演员周信芳,被观众誉为“苏北麒麟童”。潘喜云谦虚礼让,宽厚待人,生活节俭,重义轻财。一些赴沪演出的“大开口”艺人,都曾得到他的资助和扶持,深得同行敬佩。三十年代初期,为使维扬大班(“大开口”)和维扬文戏(“小开口”)之间消除门户之见,促进联合,做了大量工作,促成扬剧男女合演“大开口”、“小开口”同台的新局面。民国二十五年(1936),成立上海市维扬戏协会,潘任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镇江市戏曲评弹协会副主任,苏北文联委员,苏北扬剧联合第二剧团、苏北扬剧团、扬州市人民扬剧团、扬州市扬剧一团团长和扬州市扬剧院副院长,在扬剧届享有很高声誉。1951年,各界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他出面邀请在沪所有扬剧名角,联合义演《郭子仪上寿》、《打金枝》等戏,将演出所得,捐献支持抗美援朝。

 

臧雪梅 ( 1901-1972) 镇江人。又名少奎,外号大狮子。扬剧奠基人之一。幼年常扮神女、荡湖船村姑,参加迎神赛会,曾从王永富学清曲。成年后在戏馆把闸子(检票),每逢灯节、喜庆,和花鼓玩友一起演唱,又经许金福、李伯樵指点,技艺日进。约于民国八年(1919),他与当地花鼓艺人以清曲唱法和丝弦伴奏,首次在镇江保安新街龙云楼将花鼓戏搬上舞台,售票公演。由于他和孔少兰、叶兰芬等早期花鼓艺人的努力,“小开口”始有雏形。同年,臧与方少卿等人组成第一个“小开口”班社——凤鸣社,应邀赴浙江杭州美记公司游艺场演出,深受观众欢迎。民国十一年(1922),再度赴杭,于西湖大世界(美记公司游艺场)公演。杭州宣卷(杭剧前身)艺人裘逢春、方吉鹏等人曾前往看戏学艺。同年八月,裘等以杭州方音唱“小开口”{梳妆台]等唱腔,排演了第一个剧目《卖油郎》。臧雪梅等人演出,对杭剧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上海的“小开口”艺人和“大开口”艺人逐步同台演出,“大、小开口”合流称“维扬戏”。民国二十五年(1936),臧被选为上海维扬戏协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他参加了上海协助扬剧团,1954年参加南京市扬剧团。1956年为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1959年后又在江苏省青年扬剧团任教。臧雪梅初工旦,表演细腻,嗓音甜润,有深厚的清曲基础。拿手戏有《莲花庵》、《五子哭坟》、《秦雪梅吊孝》、《琵琶记》等,尤以《刘全进瓜》最佳,在“十二根金钗”唱段中,首创{堆字梳妆台},丰富了扬剧唱腔。他经常在沪、杭、宁一带演出,后因与其妻筱兰贞同台演出而改唱小生。吹拉弹亦善,在《刁刘氏》“琴箫会”一场中演王文,自吹洞箫,配合表演,十分融合。年老时又改演老生。1954年后曾整理出《王佐断臂》、《车篷产子》、《三审刁刘氏》、《琵琶记·咽糠》等扬剧传统剧目。1957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咽糠》中饰蔡从简,获老艺人奖。臧曾传艺人臧克秋、筱兰贞等。

 

鲍春来 ( 1903-1965) 扬州人,现代扬剧名演员。幼年在家从叔父鲍荣贵学唱花鼓戏和扬州清曲。民国十年(1921),应邀到上海大世界正式登台演出。以后,又到汉口、芜湖、南京、镇江等地演出。1953年在南京参加联三扬剧团。1954年参加南京市实验扬剧团。1958年调南京市戏曲学校,任扬剧教师。1960年调江苏省戏曲学院,任扬剧教师。1963年退休。他工丑,功底深厚。熟悉传统曲牌,运用自如,唱腔口语化。表演风趣诙谐而不俗,注意刻画人物。擅长“背剑”、“跌怀”等扬剧传统身段,又有武功,能翻三张桌子。拿手戏有《王道士拿妖》、《打花鼓》等。1957年南京市举行戏曲会演,他示范演出《王道士拿妖》,获得大会奖状。晚年曾叙录六十余出幕表戏和十余出剧本。江苏文艺出版社曾出版他与别人合作整理的《打面缸》、《打花鼓》、《算命》等单行本(包括唱腔)。

 

彭献章 ( 1905-1979) 六合人。艺名鹏月楼。现代洪山戏名演员。自幼爱唱洪山调。因嗓音甜脆,颇受人称赞,遂一心从艺。但因家庭富裕,其父再三阻 挠,不得已暗地拜邱怀麟为师,专工小生。 1924年满师后,首演于南京大行宫戏院,一鸣惊人,即以彭月楼艺名挂牌,连演三个月,颇享盛誉,成为洪山戏班主角。1944年,任新四军“东南办事处”洪山剧团团长,领团编导多出抗日现代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为当地剧团辅导出力。彭在表演上,素以嗓音嘹亮甜脆、送音极远著称,向有“音传五里,听清字句”之赞。在扮演众多文武小生角色中,又以眼球运转灵活,甩发圈多、快速,并以深刻体现人物心情,引人入胜。拿手角色有薛丁山、杨宗保、薛仁贵、吴汉等。

 

陈宏杏 ( 1905 — 1962 )扬州宝塔湾人,自幼从家兄陈宏桃学艺,年轻时主攻花旦,后改唱须生。开始唱洪山戏(大开口),后改唱扬剧(小开口)。建国前后演唱于上海、南京、镇江、扬州等地,与其兄陈宏桃核验《梁祝》、《冯仙珠》而名驰宁沪一带,他表演细致、准确,唱腔悦耳动听,吐字清晰,深受同行与观众的好评。

1954 年参加天长县扬剧团,先任艺委会主任后任副团长,精心培育学员,为剧团发展和艺术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9 年与宁宗宪合作《河神娶妇》剧本,由天长县扬剧团赴合肥作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

1962 年病故扬州,中共天长县委在天长大会堂为其举行隆重追悼仪式。


金运贵 ( 1906-1970) 原籍湖北黄陂,生长在上海。后寓居镇江。现代扬剧表演艺术家。1925年初入科班新新社,习丑脚,后专工小生。曾先后在上海如意茶馆、大世界、新新公司和扬州大舞台等处演出。1951年担任上海勇敢扬剧团团长,1952年加入镇江金星扬剧团。1956年12月起,金曾先后当选为镇江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出席江苏省文教卫生群英会,为特邀代表;同年任镇江市扬剧训练班副主任。1963年当选为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金运贵扮相俊美,气质高雅,表演洒脱,尤长于唱。拿手戏有《珍珠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二度梅》、《借子》等。她演的方卿,曾得到梅兰芳、田汉的称赞。1957年,以演《楼台会》的梁山伯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她演戏严肃认真,即使抱病登台也不敷衍了事。1959年5月赴泗阳演出《借子》时,以惊人的毅力强忍胃痛,坚持将戏演完,落幕后吐血不省人事,经医院抢救后才得脱险。金运贵对扬剧传统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为使唱腔词意前后连贯,充分表现角色情绪,经过多年实践、摸索,终于形成以“堆字”为特点的{梳妆台}调,人称“金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音乐工作者的配合下,“金调”又有新的突破,在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她在《十八相送》、《书房回忆》和《山伯临终》等场中,根据梁山伯在特定情境中的不同思想感情,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梳妆台}调,为丰富扬剧曲调做出了贡献。1964年,镇江市文化局将其演唱经验辑为《金运贵流派唱腔整理》一书出版。她还在1949年前后编演过《后母恨》、《庚娘传》等三十余种幕表戏。

 

 

孔少兰 ( 1907-0937) 镇江人。现代扬剧名演员。自幼喜爱花鼓戏,因家境贫寒,年轻时到茶馆当茶房,常与玩友在孟兰盆会上表演。他爱看爱学,善于吸取他人表演之长,曾与臧雪梅、吴兰芬、戴惠芳、叶兰芬等人搭档演出多年。二十年代中期挑班演出,人称“孔少兰班”。民国十九年(1930)收筱俊兰(刘俊兰)、筱桂兰(包桂卿)、筱佩兰(薛以白)为徒,并曾指导花少兰、王喜坤学戏,是扬剧“小开口”第一代艺人中自学成才者。孔少兰工小生,扮相俊美,气质高雅。擅唱“堆字”,其唱腔刚劲有力,能文戏武唱。在《吴汉三杀妻》一剧中,演吴汉母命难违,三次不忍杀爱妻,表演逼直,感情细腻,深受观众赞赏。拿手戏还有《珍珠塔》(饰方卿)、《合同记》(饰王清明)、《孟丽君》(饰黄埔少华)等。

 

周荣根 ( 1907-1976) 江都人。艺名小金铃子。现代编导、扬剧演员。出身于“香火”世家,自幼随父周恩林学习香火戏。十余岁始登台演出。初工生行,后工净、丑。1932年赴上海演出,曾在庆升戏院与十岁红(任福民)并挂头牌。此外周还致力于编剧,自编自导的剧目有《大香山观音得道》、《獭猫精》、《赵匡胤下江南》(即《飞龙传》)、《粉妆楼》、《胡奎卖人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扬州市人民扬剧团从艺,并任编导股股长。周谙熟香火戏“唐六本”,通晓扬剧传统戏,被扬剧艺人公认为“戏囊”。扬剧《百岁挂帅》、《皮匠挂帅》、《真假新郎》等,均根据周口述,由专人整理编写而成。他还注意搜集剧本,一生中曾积累了三大麻袋传统戏剧本和幕表戏抄本,惜于“文化大革命”中毁散。周因此积郁成疾,饮恨而殁。周一生收徒甚众,曾为扬剧培养了不少人才。

 

陈立祥(1907—)男,江苏镇江。16岁学唱清曲兼习二胡。擅演丑角。1938年入扬州许家班任教并随班演出,后入南京力进扬剧团。曾任南京市扬剧团、江苏省扬剧团副团长。作为主要演员,曾在《志愿军的未婚妻》、《刘胡兰》、《两条路》、《三搜店》、《王道士捉妖》、《石灰记》、《三审刁刘氏》、《女会计》、《山花烂漫》等剧中担任重要角色。1956年在南京市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参加主演的新创剧目《枪毙肖月波》获大奖。由他参与剧目整理并主演的《瞎子算命》一剧,在参加南京市及全省戏曲会演时均获表演一等奖,1958年参演《百岁挂帅》等剧目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

 

张月娥 ( 1909-1956) 邗江人。字海清,原名张文龙。现代扬剧名演员。自幼受香火戏熏陶,师从徐云山,工花旦。他博采众长,在“大开口”唱腔上,继承和发展了胡玉海唱腔,行腔自由明快。在“小开口”唱腔上,他刻意学习臧雪梅流畅自然的“堆字穿板”的唱法,锐意创新。他设计的“半句相错”的对唱形式,尤受同行和观众的赞赏。表演中注重人物塑造,声色俱佳。系扬剧界“四大名旦”之一,有“苏北梅兰芳”之称。抗战时期,以其字海清命名的扬剧团,辗转与上海、镇江、南京、芜湖、蚌埠一带演出。曾任南京市实验扬剧团团长,领导创作,演出了《枪毙恶霸萧月波》、《志愿军的未婚妻》等现代戏,深受好评。他与何鹤合编的《鸿雁传书》一剧,参加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该剧被列为扬剧保留剧目,至今仍广为流传。

 

宋时雨 ( 1909-1974) 六合人。洪山戏名演员。艺名宋喜云,绰号小狗子。原系塾师。1926年从其舅父习艺,专工老生,因善于体现人物性格,广受人赞。满师后即为郝余州班挑大梁演员。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数次领班演出于六合、仪征和安徽的天长之间,并两次救护过新四军的地方干部。曾任过抗日边区的六合县富门乡乡长。1957年,在南京新生扬剧团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遣送回乡劳动,于1974年病故。他善于按照自身的嗓音条件,发挥长处,独创新腔。表演上长于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充分表达人物情感。所演《秦香莲》中王丞相、《斩老农》中魏征、《九更天》中马义等,观众看后多年不忘。除此,他乐于编排剧目提纲,修饰唱词,对剧中朝代、年号、官称及人物籍贯等方面都能认真考究。

 

陈淦卿 ( 1909-1984) 扬州人,生长于上海。扬剧声腔教师。自幼爱好扬州清曲,曾就学于李庆元、潘名元等名家前辈,擅阔口(本嗓)演唱,亦能窄口(假嗓)演唱,他音质浑厚,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高亢激越,豪放潇洒,似龙呤虎啸。1934年与王万青、陆长山、陈桂卿搭档演唱扬州清曲;与魏绍章、尤庆乐等为曲友,切磋清曲艺术。1933-1936年在上海电台演唱扬州清曲,尤其在套曲《贾宝玉哭灵》中用唱腔艺术刻画了宝玉之哀,唱中有哭,哭中有唱,如泣如诉,听着无不动容。曾在南京联三扬剧团、江苏省戏曲学校教唱清曲。1958年双目失明,次年10月受聘任高邮县文化艺术学校清曲教师,为高邮扬剧团培养了三批学员一百多人,教唱了一批传统套曲《俞伯牙摔琴》、《梁祝》、《王道士拿妖》、《华容道》、《秦琼卖马》、《黛玉悲秋》、《九腔十八调》和软、叠、璃、南、波五大调等及新编曲词,学员得益殊深,扬剧界著名演员及后辈登门求教者,他都认真对待,毫无保留,耐心施教。他在扬州清曲承上启下的数十年中,既不争名逐利,也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培养扬剧事业的后人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高秀英 ( 1913-2004 )又名筱秀英,邗江人。现代扬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曾任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剧协理事、省剧协副主席、省扬剧艺术研究会会长。 1925 年入上海扬剧班社 “ 永乐社 ” 随范春奎学艺, 18 岁正式挑班于上海、南京、扬州等地演出。为扬剧第二代女演员,三十年代初著名的扬剧 “ 四秀 ” 之一。她的嗓音高亢激昂、宽厚明亮,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演唱吐字清晰、韵味甘醇。从艺六十余年,演唱自成一格,开创了扬剧中的高派艺术。三十年代中期,她创造的 “ 堆字大陆板 ” 唱腔,成为扬剧唱腔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并凭借 “ 堆字大陆板 ” 在扬剧舞台艺术七十余年的生涯中,不断巩固扬剧第一人的地位。此外她还对扬剧一些传统声腔进行革新创造,如 “ 西皮堆字梳妆台 ” 、 “ 哭小郎 ” 等,为推动扬剧声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早期演出剧目有《秦雪梅》、《孟丽君》、《临江驿》、《吴汉杀妻》、《拷打寇承御》、《崔金花》、《龙凤帕》、《文素臣》等,建国后主演《鸿雁传书》、《恩仇记》、《百岁挂帅》、《边关审子》、《断太后》、《扫松训子》等剧。 1954 年以其代表作《鸿雁传书》获华东区戏曲会演一等奖; 1958 年《恩仇记》参加省戏曲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1992 年面对罕见特大洪水,她不顾八十高寿毅然率众弟子登台义演,一句 “ 党啊党,请你把心放 ” 高亢激越,韵味声色依然不减当年,全场为之惊叹,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为传承扬剧艺术事业,在九十大寿的喜宴上,她又决然收下了江苏地方戏曲剧院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 梅花奖 ” 获得者徐秀芳作关门弟子。

 

林玉兰 ( 1913-1974) 江都人。曾名林立树。扬剧名演员。8岁起,在家乡边种田边“做香火”(唱“大开口”)。18岁到上海学戏,先工旦,后改小生、须生,偶尔演花脸。他扮相俊美。嗓音宽亮。1949年至南京组建友好扬剧团,1951年更名为联友扬剧团,任团长。1954年调入江苏省扬剧团任副团长。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与本团编剧石来鸿(执笔)合作创作的《恩仇记》,获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奖。他擅演的剧目有《恩仇记》、《劈山救母》、《防汛英雄》、《战士在故乡》、《断太后》等。1973年,调入江苏省戏曲学校,任扬剧班班主任。

 

潘玉兰 ( 1914-1968) 扬州人。原姓董,艺名筱玉兰。扬剧名旦。出身于木匠家庭。12岁进上海永乐社学戏,为该社第二批学员,师承“小开口”艺人董世耀、尹弼瑞和陆怀仁。民国十七年(1928)潘玉兰与新新社的新玉贞、新巧贞等,应邀到上海维扬大舞台,与“大开口”著名演员潘喜云、陈红桃、崔少华、王秀卿等同台演出。潘玉兰戏路较宽,在《种大麦》、《洋烟自叹》、《小尼姑下山》等剧中饰丑脚。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工花旦、闺阁旦,主演《陈杏元和番》、《孟姜女》、《珍珠塔》、〈双珠凤〉等剧;50年代至60年代,主演花旦、青衣戏。在演《志愿军的未婚妻》时年已40,饰演19岁青年姑娘赵淑兰,仍具少女风采,为扬州观众称道。在《婆与媳》中饰演饱受婆母虐待的媳妇秀兰,表演细腻,情感逼真。潘玉兰水沙嗓子,声音别具风格,唱腔委婉动人。1954年-1957年,曾先后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与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分别获表演和演员一等奖。她主演的《珍珠塔》曾由上海唱片社灌制唱片。潘玉兰于1958年在任扬州市人民扬剧团党支部书记。她热爱集体,工作勤恳,艰苦朴素,热心助人。早在40年代,即常与丈夫潘喜云到不景气的戏班中客串义演,帮助同行度过难关。她曾主动卖掉金首饰帮助剧团解燃眉之急。60年代初,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她与丈夫一道,将节省的300元人民币送往农村支援农业生产。剧团每到一处,她均在住处周围访贫问苦,资助孤寡老人。群众和同行得其资助者甚多。

 

王秀兰 ( 1914-1960) 扬州人。现代扬剧名旦。12岁去上海,进入黄永玉主办的永乐社科班学戏,受业于傅承德等艺人,与高秀英、黄秀花、陈秀珍同为该社第一批学员,成名之后并称为“扬剧四秀”。她刻苦好学,戏路较宽。初学小花脸,15岁主唱旦角,且又能反串须生和花脸。早年演出《大补缸》,脚踩高跷,幽默逗人。成名后的炮戏为“三女”(《桃花女》、《痴心女》、《麻疯女》)及《四老爷打面缸》。1949年参加苏北维扬戏联合第一剧团,1950年该团更名为苏北实验扬剧团,1953年入江苏省扬剧团,为主要演员。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袁樵摆渡》,获演员二等奖。在现代戏《三里湾》、《209号》、《鬼火》等剧中,创造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1959年江苏省扬剧团排演《百岁挂帅》,赴京汇报演出,王秀兰在剧中扮演佘太君,获中共领导和戏曲界同行及广大观众的好评。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时她已身患癌症,且近晚期,仍忍着病痛赴沪参加拍摄电影《百岁挂帅》。在摄影棚内,她强忍酷热,每天靠挂葡萄糖盐水维持生命,坚持拍完最后一个镜头。1960年8月,癌症恶化逝世。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莅宁时,闻知王秀兰病逝后,非常惋惜。

 

拾龄童 (1913 一 1979) 原名殷华庭。江苏江都杨庄乡人,生于上海。十二岁拜扬州戏老艺人周荣根为师,十四岁登台,在《安寿保卖身》中饰安寿保获得好评。此后,专攻文武小生,常演梁山伯、武松等角色。他经常观摩京剧演员王少泉、王桂卿、张翼鹏、张二鹏的猴戏。边看边记,暗中习练。他演《石猴出世》中的乳猴,憨态可掬;演《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唱做念打运用自如。十九岁时在上海维扬大舞台、大世界等剧场演出时即挂牌“扬剧猴王”。后自己组班,除在上海演出外,经常率班去镇江、南京、扬州、芜湖、安庆、汉口等地演出。他演戏一丝不苟,常说“演戏不像,不如不唱”。并以“戏,无理不服人,无情不感人,无绝 ( 绝招 ) 不拿人”三句话为座右铭。在演《狮子楼》武松公堂被打后,他不用翻滚来表现武松的痛苦,而是挺着身子,耍练一套单刀以泄愤懑之情;在杀死西门庆时用“跌门槛”跳下楼来的一连串表演,既合情理又有特色。他乐于教人,对友重义。他领导的华庭剧团聚集许月楼、夏玉楼、孔春楼、朱龙喜、筱奎童、筱玉霞等十多位生旦净丑演员,被称为“五楼二怪,三星下界”。 1950 年 5 月华庭剧团与联合剧团合并为“华联扬剧团”,他任团长。后在学馆教戏。

 

筱金楼 ( 1915 — 1981 )原名蒋金楼。江苏省邵伯人。其父是做戏剧服装的工人。她幼年随父做生意,十五岁从师改作唱戏,专攻青衣,擅演悲剧。她的唱腔委婉,字正腔圆:尤以“大开口”享有盛名,在南京、镇江和扬州,苏北一带,颇有影响。是来安县的主要演员,曾任剧团团委会委员、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1 年在来安县逝世。县文化局、扬剧团为筱金楼开了追悼会。

 

周小培 ( 1919-2006 )扬州人, 现代扬剧名演员。江苏省扬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17 岁学艺,工风雅小生。 1949 年参加苏北维扬戏联合第一剧团, 1950 年该团更名为苏北实验扬剧团, 1953 年入江苏省扬剧团,为主要演员。 1954 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挑女婿 》饰张天顺,获演员三等奖。 1957 年 参加 江苏省首届戏曲会演,在《恩仇记》中饰邓炳如,获演员二等奖。 2004 年,有关部门为他举办了“从艺 70 周年演唱会”。

 

筱奎童 ( 1920 一 1974) 原名张广胜。江苏邗江人。幼年随父张德培、兄张小培(香火戏艺人 ) 在上海习艺,艺名张幼培。八九岁时被京剧武生陈禄庆看中,收为弟子。陈的长子叫大奎童,便授其名叫筱奎童。他戏路很宽,能文能武。在《芦花荡》中扮周输,在《潞安州》中扮陆文龙,在《八大锤》中扮岳云,在《闹天宫》、《盘丝洞》中扮孙悟空,在《走麦城》中他前扮潘璋、后扮赵云,在《梁祝》中扮忠厚纯朴的梁山伯,在《玉靖蜒》中扮风流倜傥的申贵生,在《秦香莲》中,他前扮包公、后扮王丞相,在《坐楼杀惜》中扮宋江,还扮过武生焦光普、憨厚莽撞的猪八戒。他注意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和长处,在扮演武松时效仿盖叫天的打扮,扎大带,穿箭衣,着高靴,抹红脸,显示武松的英雄气概。1951 年,上海华联扬剧团成立,彼奎童为主要演员。他演戏刻苦认真。精心琢磨每一位角色,观众称他 : “装龙象龙,装虎象虎”,同行赞誉他是生脚全才,净、丑英才。 1954 年参加华东区观摩演出大会,因演《挡马》之焦光普,获演员二等奖。演出作风严肃,年轻时在一次演出《铁公鸡》中,左臂不慎被利刀划开二寸多长的口子,伤深见骨,包扎后立即上台坚持演完; 1957 年在扬州市工人文化宫演《芦花荡》,他扮周瑜从三张半桌高空翻下,不慎把腿摔伤,他强忍剧痛,坚持着含笑向观众谢幕。还演过现代剧《黄浦江激流》、《红色娘子军》、《沙家浜》。
 

 

武麟童 ( 1916-1982) 仪征人。原名周德云,又名周云。扬剧名演员。出身于“香火”世家,父周广财即带有戏班。武自幼随父在上海学艺,后拜潘喜云为师。30年代便在宁沪一带产生影响,为当时维扬戏的“四大小生”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回家乡陈集、古井及安徽天长、秦栏一带,参加其父领班的路北剧团,演出中常配合新四军做抗日宣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上海参加组建“新生”、“艺宣”、“协助”三个扬剧团,先后担任副团长、团长。1955年7月,回仪征参加友爱扬剧团(即今仪征市扬剧团),先后担任艺术会主任、副团长。曾当选为仪征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仪征县第二届政协委员。武麟童初工小生,后改须生。其身材魁梧,演出时颇有气度。他擅演包公戏,向京剧学习,但并不“京”化,始终保持扬剧特色,具有沉稳、大方、洒脱的表演风格。他的嗓音洪亮,演唱时,吐字坚实清晰,挺拔而具韵味。 常演剧目有《打龙袍》、《铡美案》、《铡包勉》等,还扮演过《十五贯》中的况钟等主要角色。 晚年仍致力于培训扬剧新人,热忱参加挖掘整理传统戏的工作。

 

李竹邨 ( 1920-2006 )字小圃,北京人。 现代戏曲导演、画家。 出生于京剧世家。省剧协会员,扬剧艺术研究会理事。 1939 年毕业于天津中西女中,毕业后受教于名画家赵松声、陈少梅习工笔画,四十年代任西北美协监事,并例入当时八大女画家行列,载入《中国历代书画家辞典》。 1950 年参加部队文工团, 1961 年进扬州专区扬剧团,任编导。编写了《金环银环》、《婆媳泪》等 18 个剧本,执导过《小陈庄》、《八一风暴》、《樱花颂》等 56 出戏,有的参加了省、市调演。晚年仍从事国画创作,先后在重庆、扬州、上海办画展,部分作品赴日本 11 个城市和西德“中国艺术家画廊”展出,有的为中南海珍藏。

 

石玉芳 ( 1922-1990) 江都人。原名石炳堃。现代扬剧名演员。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剧协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扬剧研究会常务理事。20世纪30年代初随胞姐石玉红学扬剧。早年艺术活动多在上海,亦于此成名。1950年进苏北扬剧联合第二剧团(后为扬州市人民扬剧团),“文革”中一度下放工厂。1970年进扬州市扬剧团,历任演员、艺术指导、艺委会主任、副团长。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8岁搭班四处演出,唱、念、做、打皆见功底,生、旦、净、丑皆能表演。嗓音宽亮,念白清楚,唱腔浑厚、深沉,韵味醇厚,表演质朴大方,艺术上独具一格,在扬剧界有“石派”之称,在扬剧观众中享有盛誉。他一生中塑造了史可法、方卿、包拯、杨白劳等近百个舞台艺术形象。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在展览剧目《真假新郎》中饰王子莲,获奖状;1957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在《珍珠塔》中饰方卿,获演员一等奖。他在剧团除参加演出外,还致力于编、导方面的工作。曾与人和作编写过《英王陈玉成》、《珍珠塔》等扬剧剧本,执导过扬剧《婆与媳》、《陆文龙》、《梁红玉》和移植了京剧《清风亭》、《明末遗恨》等戏。晚年应聘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和扬州市戏剧学校任教,为培养青年扬剧演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汪麟童 ( 1922-1987) 六合人。现代扬剧演员。14岁从师贺崇亮学香火戏,初习花旦。17岁已能挑梁主演,艺名汪小芬。22岁改演小生,更名汪麟童。26岁后主工丑行兼演反派武生,因皮肤黑,人称“汪小黑子”。在香火“六合帮”里颇有名气,与万里红、赵小平、包小原并列为“红、黑、平、原”四大台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苏北扬剧联合第二剧团(后改名苏北扬剧团和扬州市人民扬剧团),是剧团艺术骨干。他演戏主工丑角,但戏路很宽,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由他塑造的《白毛女》中的穆仁智,《审土地》中的李世凡、《武松》中的老爷、《真假新郎》中的莫才等,都演得光彩照人。50年代初,在上海参加过编导培训班,曾和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学家罗尔纲编写了“太平天国”系列剧幕表提纲十多集,其中有《陈玉成智取六合》、《赖文光》等。他还与人合作编导了《审土地》、《茶碗记》等剧目。1958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审土地》获优秀剧本奖、导演奖,《茶碗记》获剧本奖,他本人在《审土地》中饰演李世凡,获演员二等奖。60年代初,他还自编、自导、自演《瞎子住店》,在扬剧流派汇演中获得好评。“文革”期间下放到工厂。人虽离开戏剧界,后来仍积极支持《戏曲志》编纂工作,为《中国戏曲志 · 江苏卷》及市卷提供了不少珍贵的资料。

 

房竹君 ( 1922-1990) 淮安人。现代扬剧名旦。中国剧协会员。1956年南京市政协委员。1934年师从夏金兰学艺,工文武花旦。1937年,师从武功教师刘少航,学习京剧表演程式和武功。早年主演的剧目有《孔雀东南飞》、《荆钗记》、《虹霓关》、《武松打店》、《水漫金山》等,特别是《虹霓关》一剧中,首次在扬剧舞台上扎大靠、踩高跷上台演出。50年代初,她又与上海扬剧演员顾玉君合作,将扬剧《上金山》推上银幕,开扬剧电影之先河。1949年,参加组建南京力进扬剧团,1952年成立南京实验扬剧团,1956年,正式成立南京扬剧团,均为主要演员。1957年,她由南京市扬剧团调入江苏省扬剧团工作,先后主演了大型传统戏《三审刁刘氏》和新编古装戏《三女审子》等。

 

孔春楼 (1923 一 1968) 原名孔昭滨,祖籍山东曲阜,生于上海,民国二十四 (1935) 拜王震声等为师,习京剧武行;民国二十七年拜杨胜奎为师,改学扬剧。此后,在上海、南京、扬州、镇江等地,与拾龄童、金少楼、安大林、夏玉楼、张月娥、周松亭、金运贵、奚云鹏等搭班演戏。华联扬剧团成立,即任编导。 1950 年、 1951 年先后参加上海第二届戏曲研究班和上海第三届编导讲习班学习。 1954 年,整理了折子戏《上金山》、《杨三姐打店》等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二等奖。 1958 年,参与编写《黄浦江激流》,兼任导演。在该剧中,他运用扬剧传统表现手法设计了“坚持罢工”等场面,塑造了王小英、志英等人物形象。他导演的剧目还有《革命母亲夏娘娘》、《英雄诗篇》、《东方钟声》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柳毅传书》、《并蒂莲》、《花木兰》、《岳飞》、《九莲灯》、《西厢记》等。他创作态度严谨、为人耿直。“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队施以酷刑,自杀身亡。

 

岳佩峰 ( 1923 — 1982 )江苏六合县八百乡人。梨园世家,十四岁从二叔学艺。主攻小生兼演须生。 1952 年在天长县扬剧团,担任主要演员,曾任艺委会主任,岳扮相英俊潇洒,嗓音宏亮,表演细致,感情准确。 1954 年参加华东会演,在《挑女婿》中扮演西门豹,并赴合肥演出,受到各界的好评。 1959 年随江苏省扬剧团晋京演出,受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曾多次参加滁县地区会演。平时所演的小生戏,如李俊生、铁中玉等角色,极受观众欢迎,须生戏所塑造的孙安、况钟、周三畏等人物形象也较鲜明准确。
辛瑞华 ( 1923-1990) 灌云人。现代戏曲活动家。中国剧协会员。1940年参加革命,长期在地方部队从事民运、宣传及随军记者工作,并在淮阴文联、淮海文工团,淮阴艺校担任领导工作。自1952年底至1984年离休前,在省扬剧团领导岗位上工作,组织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剧目创作,如:《百岁挂帅》、《恩仇记》、《碧血扬州》、《鸿雁传书》、《三女审子》、《耕耘序曲》、《风雨同天》、《三把刀》、《马娘娘》等。此外,直接参与创作了《包公告状》、《双罗帕》等剧。

 

石来鸿(1925-2006)笔名仲飞、李坚、红椒。男,江苏如皋人。一级编剧。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戏曲学会理事,省扬剧艺术研究会理事。 1949 年毕业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编导研究班。曾执导过话剧《人之初》、《原野》、《升官图》,歌剧《白毛女》、《血泪仇》,戏曲《白蛇传》、《袁樵摆渡》、《两兄弟》、《罗汉钱》等剧。1954年《袁樵摆渡》获华东戏曲会演演出奖。 1956 年起专攻编剧,创作或与人合作的剧本主要有:《恩仇记》1957年获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优秀剧本奖,《碧血扬州》成为扬剧的代表作之一。《百岁挂帅》在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列为优秀剧目,并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三把刀》1982年获省直汇演剧本奖和江苏戏剧“百花奖”优秀演出奖、并由江苏电视台攝制成该台首部戏曲电视剧。《小石头谈对象》1983年获省属院团新剧目汇演剧本奖,《朱笔血泪》1988年获省首届扬剧节剧本奖等。1991 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石来鸿剧作选》。

 

华素琴 ( 1926-2003) 曾用名筱素琴。江都人。现代扬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江苏剧协会理事,省扬剧研究会副会长。1956年被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及南京市先进工作者。1960年为全国文教群英会代表。1964、1977、1984年被选为江苏省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8岁时投师扬剧艺人李筱琴工学旦角,开始了艰辛的学艺生涯。通过自己的刻苦磨练和如饥似渴地向前辈艺人学习,进步迅速,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本功,16岁终于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并受到田汉、梅兰芳、周信芳等戏剧大师的赏识。建国后,积极参加了上海戏剧界的民主改革。1952年参加苏北实验扬剧团,后转至江苏省扬剧团。1974年调到江苏省戏剧学校任教,并担任戏剧研究室副主任,直至退休。她在扬剧表演艺术上成就卓越,开创了现代扬剧中的华派艺术。这一流派,在表演艺术上以深厚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以细腻真切、深刻入微为表现特征,在唱腔艺术上更以优美抒情、善于创新为标志,成为扬剧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她曾出色地塑造了许多令观众难忘的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代表作有《百岁挂帅》、《白蛇传》、《三请樊梨花》、《边关审子》等剧目。北京、上海、扬州等多家电视台相继为《上金山》、《断桥》等剧目拍摄录像。省广播电台为她演出的《恩仇记》、《边关审子》、《丹心曲》等精彩唱段录音。《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均收入她的生平。

 

杭麟童 ( 1928-1990) 邗江人。现代扬剧名演员。中国剧协会员。幼年从父学艺,十岁登台演出,工文武老生和花脸,戏路宽而功力深。1953年参加江苏省扬剧团工作,为该团主要演员。他多年主演的剧目有:《挑女婿》、《碧血扬州》、《断太后》、《上金山》、《包公告状》、《马娘娘》等。他在《马娘娘》一剧中扮演的朱元璋,很受扬剧观众喜爱。1955年获全省文艺界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84年获省新剧目调演表演奖。

 

蒋剑奎 ( 1930-2004)扬州人, 现代扬剧名演员。 8岁入扬剧许家班学艺,工丑角。中国剧协会员。曾在上百个剧目中创造过众多艺术形象。如《崔子弑君》、《汉宫春》、《南归怨》、《百岁挂帅》、《包公告状》、《合影楼》、《风月同天》、《三女审子》、《放许仙》、《马娘娘》、《皮五辣子》、《防汛英雄》等剧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曾与人合作剧本主要有《三女审子》、《合影楼》、《双轿记》、《夫妻双回门》、《耕耘序曲》等,执导或参与导演过近四十出大小剧目,其中较大影响的如《马娘娘》、《包公告状》、《百岁挂帅》等。

 

孔繁钟 ( 1931-2000) 山东曲阜人。现代戏曲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剧协理事、江苏省戏曲学会理事。青年时期在南京读高中时,即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的火苗读书社;1948年7月至1948年12月在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学习;解放战争期间,即投身于党的革命文艺事业,从1949年1月起先后在中共苏北九地委文工团、南通市军管会文工团、中共松江地委文工团和苏南文工团任团员;1953年调任江苏省扬剧团工作,任导演和副团长;1985年3月调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工作,任调研员;1987年调江苏省昆剧院工作,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的副院长;1992年在任上离休。作为资深的著名导演,先后执导过《百岁挂帅》、《恩仇记》、《白蛇传》、《玉簪记》、《三把刀》等大小剧目近百个,并执导了江苏省昆剧院的首届文华奖剧目《血冤》,参与创作《边关审子》、《合影楼》、《耕耘初记》、《红缨》等十余个京剧、扬剧剧目,发表了《老戏新唱》、《精湛的表演艺术》等理论文章和著作数十篇。其编导成果在全省、华东地区及全国的戏剧会演中,多次荣获导演奖。

 

李 虹 ( 1937-2005)镇江人。 现代扬剧演员 。江苏剧协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戏曲声乐研究会会员,省扬剧艺术研究会理事,幼时向扬州清曲名家王万清学唱, 1950年拜扬剧著名琴师李庆元为师习扬剧,并参加镇江市金星扬剧团演出,后调入南京市实验扬剧团、江苏省扬剧团为主要演员,曾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陈妙常、翠儿、春香、王宝钏、李奶奶等艺术形象,并有不少唱段录制成唱片、磁带。

 

盛澄文 ( 1940-1990) 江都人。现代扬剧名演员。14岁从艺,历任江苏省青年扬剧团、江都县扬剧团演员,省扬剧艺术研究会理事。从事扬剧艺术三十余年,在舞台上创造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在《义民册》中饰书吏秦光安,《包公告状》中饰包拯,《风雨同天》中饰鉴真大师,《买卖传奇》中饰巡抚,现代戏《请客》中饰“托天转”、《修匾记》中饰油炸鬼……集生、净、丑诸行当为一身,兼编、导、演为一体。参与录制为舞台电视记录片的作品有《修匾记》、《香罗带》、《秦香莲后传》、《乾隆与九公主》、《买官传奇》。发行的录音磁带有《花子拾金》、《宝玉哭灵》、《赌徒自叹》、《孟丽君》等。

 

 

吴枕源 ( 1942-2000)江西萍乡人。现代扬剧乐师。196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曾任江苏省扬剧团演出部副主任、乐队队长。省剧协会员、省音协会员。长期从事扬剧主胡演奏、作曲、配器工作,曾先后为《映天湖》、《风月同天》、《三把刀》、《海图神灯》、《朱笔血泪》、《巡抚还乡》,戏曲电视剧《琼花飘香》等数十个大小剧目作曲和配器。获1982年省直属院团汇演音乐奖。并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唱片和盒带作曲、主奏。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41)
69.5%
踩一下
(18)
30.5%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