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看了江都电视台播放的综艺节目《明月梳妆台》中潘喜云专集后,总感到虽有省文化厅原厅长王鸿对潘喜云的高度评价,但总的来讲未能翔实地讲出潘喜云为献身扬剧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笔者与潘喜云有特殊关系,一是潘喜云年少时曾与邵恩良丶张月娥像刘关张桃园结义一样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好兄弟,誉称“公道三杰”,而我是邵恩良的长孙、张月娥的大外孙,是潘爹爹看着长大的孙辈; 二是1962年9月我到扬州上学,直至1965年毕业,常去看望已退休的潘爹爹,常谈扬剧的事,成了往年交;三是我有条件接触扬剧著名老艺人,如刘一飞、周荣根、石玉芳、张玉莲、高秀英、王美云、林玉兰等,听他们讲了扬剧不少事,为此,能讲扬剧奠基人之一潘喜云的一些事,以飨扬剧戏迷朋友们。 一丶出身香火世家 三遇高人指导成才 潘喜云(1900-1965),名文禧,又名小禧子,艺名喜云,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人,出身于香火世家,从小聪慧过人,对父亲潘正玉唱的香火调一学就会,加上他嗓音清脆洪亮,所唱味道浓,调门准,十分动听。文禧在20岁前在香火戏成才的路上遇到三位高人。 首位高人是他父亲望子成龙,拜请妻舅郑朝恒收纳文禧为徒。郑朝恒当时是扬州西北乡有名的“香火”之一。郑朝恒运用传统教习法“嘴套嘴”地进行口传,使喜云很快地学会了《九郎官借马》、《魏征斩龙》等祈神戏,初出茅庐就受到家乡人喜爱。 第二位高人是阮氏宗堂堂主阮恩林,见文禧香火戏唱的好,是个好苗子,特准免费让文禧到私熟上课,使文禧有机会读了两年私熟,识了字,为曰后表演香火戏奠定了文化基础。 第三位高人是六合县洪山戏班主郝余洲。郝余洲(1988-1971),艺名东方,六合县八万镇人,1900年从兄郝余谨 学香火戏,“洪山大会”上开始尝试把京剧表演艺术应用到“洪山大会”演唱中去,1905组班营业,称洪山戏。郝擅演丑角,语言成趣,生活气很浓,在江苏西部及皖东一带很有名气。潘文禧16岁那年巧遇郝余洲在公道演出,一眼被郝看中,收为开山之徒,赐徒艺名为喜云。[郝余洲与开山之徒的艺名大有讲究,郝艺名东方,东方为青龙,赐徒艺名为喜云,意指师徒二人两条龙在喜云中飞黄腾达。后來验证來看艺名起得好,郝东方是洪山戏的创始人,抗曰战争中积极参加新四军淮南路东召开的文抗会,领导洪山戏班积极宣传抗曰救国,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六合县三丶四丶五丶六屆人大代表; 潘喜云是扬剧剧种的开创者,一生为扬剧事业奋斗,是扬州扬剧的领军人物,1993年入选《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 潘喜云随师学艺4年,不仅学会了《莲花庵》、《打面缸》等戏文,而且随师在苏北、皖东一带演出,结交了一些朋友,为日后闯荡上海滩积累了人脉,更重要的学到师父的创新精神,郝东方以京剧为榜样,打破“苦苦唧唧,张郎休妻; 有文有武,二郎救母; 喜喜哈哈,刘全进瓜;叮叮当当,许奶奶烧香” 的传统模式,一心向京剧学习取经,将香火戏神书故事戏文扩展为演古今奇观等传奇戏文,如郝东方演的《陈州放粮》、《陆登之死》等戏就很受群众喜爱。同时在化妆、服饰、布景等方面也向京剧学习,使香火戏面貌一新。 二、维扬大班出了个苏北麒麟童一一潘喜云 1920年,20岁的潘喜云辞别了师傅和父母,与同乡徐云山及义弟张月娥,还有朱天福、吴在喜、赵学珍、丁宝珊等一起闯荡上海滩,开创香火戏新天地。喜云班到沪后即在方浜齐云楼茶馆演出。因唱演俱佳,营业日增,老板遂将茶馆改为“喜云楼戏院”,成为扬剧首家固定演出的场所。 潘喜云在上海立足后,便拜会了早在上海老西门方浜园演出的李有庆、江宏稳及南市九亩地演出的崔少华、周松亭等同行,达成相互支持,共同唱好香火戏〈大开口〉的愿景。同时,香火戏〈大开囗〉艺人闻风纷纷涌向上海,来到闸北、虹口一带找潘喜云求助。潘喜云热情好客,常常慷慨解囊。他宁可省吃俭用,也要帮助别人解困解忧,艺人们盛赞他重义轻财。潘喜云从不吃“戏醋”,有名角来,他竭诚欢迎,谦虚礼让,因此深得同行们的敬仰。此时,陈洪桃、陈洪杏、胡玉海〈小皮匠〉、程俊玉〈程小六子〉、徐菊生、熊伟文〈熊小八子〉 等大开口名角汇集上海,形成维扬大班,盛及一时。 潘喜云在沪演戏的实践中坚持走郝东方向京剧学习的理念,开创大开口创新之路。在常演的《魏征斩龙》、《袁樵摆渡》、《打面缸》、 《赵五娘》等剧目后,又移植演出京剧剧目《牙痕记》、 《合同记》、《分裙记》、《白免记》。潘喜云与同行学习京剧过程中,他特别敬慕周信芳〈麒麟童〉和孟洪茂,精心自学,尤其周信芳的唱、念、做、打和优良台风自己反复揣摩,并结合大开口的特点,灵活运用,充分发挥,艺术上长进很快。1923年郝东方受爱徒潘喜云邀请,率领“四方”班到上海南洋桥大戏院演出,为其保驾护航。经过一段时间排练,首次演出麒麟童的拿手好戏一一《扫松下书》。《扫松下书》是一出颇见功底的生丑对手戏,正好郝东方是洪山戏名丑,饰演李旺,演起來得心应手; 潘喜云演生角张广才,一举一动、一唱一做均酷似麒麟童,师徒二人珠联璧合,惟妙惟肖,演出十分成功,受到苏北、皖东一带戏迷们的喜爱,称赞潘喜云演得很有麒派风味,是个难得的大开口人才! 随后潘喜云又主演了麒麟童的第二出拿手好戏一一《斩经堂》。潘喜云在移植此剧时用了《吴汉杀妻》戏名,他主演吴汉,邀请义弟、“大开口”名旦张月娥饰王兰英,老友徐云山饰吴母。潘喜云为了演好《吴汉杀妻》经过精心研究,反复揣摩,凭着一颗坚忍不拔的心,终于悟出真经。他认为麒麟童的演唱以酣畅质朴、苍劲浑厚见长,念白抑扬顿挫、饱满有力,最擅做工洒脱洗练、节奏强烈、饱满有力。为此,潘喜云按此理念演好这出戏,尤其在经堂与张月娥演夫妻对手戏时,由于两人配合有方,拿捏有度,使得潘喜云在戏中把麒派神韵表现得极其到位,深受广大戏迷朋友们欢迎。在上海干扬州“三把刀”的师傅们很快传出“维扬大班出了个苏北麒麟童一一潘喜云”。 1951年,潘喜云率团到上海演出,受到了京剧大师周信芳〈麒麟童〉、董天民、丁是娥、赵更生、筱文艳等著名人士及上海扬剧界艺人们一起到火车站迎接。並由周信芳和董天民当场剪彩。上海麒麟童和苏北麒麟童会面的动人情景和热烈欢迎之盛况,令人永记难忘。 三、开创维扬戏〈扬剧〉的先驱者 潘喜云在维扬大班成名之时,正是上海海派文化兴盛之际,不时有越剧、甬剧等新的戏曲种类诞生,潘喜云面对扬州大、小开囗虽系同根同源却在上海成了同行冤家、相互妒忌十分痛心,立志促成大、小开囗融为一体。于是他从香火戏一一大开囗一一维扬大班先到上海闯荡,后花鼓戏一一小开囗一一维扬文戏后到上海登台來看,启初双方都是男演员唱戏,大开囗一方农家子弟多、文化水平不高,除祈神戏有些囗传的定型剧本及一些七字书、十字书外,其余多数演的幕表,唱词比较俗套,曲调粗犷、昂扬,配以大锣大鼓,在剧场演出难受欢迎。但由于以祈神戏世代相传,演员善作大蟒大靠,武功有底蕴,善演大戏,也是其长处。再说小开囗一方文人多、文化水平较高,有许多定型剧夲,唱词优美、经得起推敲,曲调优雅动听,很适应在剧场演出。但因只有一家之功,仅能演些文戏、小戏,若演大戏、武戏不行,这是其短处。如果双方摒弃偏见,合成一家,扬州戏在上海大有作为。说干就干,潘喜云在崔少华等人的支持下先做好大开口人的工作,而后又与崔少华等人找小开囗主将臧雪梅、葛锦华等人共同做小开囗人的工作推动双方合作。 正当潘喜云促成大、小开口融为一体的工作向前推进时,发生三件大事促成成功。一是民国十四年正月开办女子科班后,老艺人崔少华又招女徒学艺,这样大、小开口改变了全由男演员主宰戏场到男女同台演出,双方交往就多起来了,同时又促成了大、小开囗艺人联姻,潘喜云与潘玉兰、高玉卿与高秀英、陈宏桃与许桂芬、十龄童与新巧珍、张小培与筱玉翠等成为夫妻,这些头面人物推动合作的作用很大。二是扬剧音乐泰斗、著名琴师江腾蛟创造出文场闹台和男女同调不同弦的演奏方法,解决了男女演员演唱调门的不协调。三是民国十八年崔少华、潘喜云等发起筹建“上海维扬伶界联谊会”、定于3月26曰香火戏祖师爷“东岳天齐仁元大帝”生日正式成立 、並相约在闸北义和戏园举办三天义演、首场演出后、艺人王月华缷妆之际即被当地恶霸开枪杀害、此事引起在上海的扬州戏剧艺人的公愤、奋起声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大、小开囗双方融为一体的进程。民国二十年秋,大、小开口艺人以“维扬戏”〈又称扬州戏〉名称挂牌,于上海聚宝楼联合演出《十美图》,宣告扬州维扬戏〈扬剧诞生〉。同时成立“上海维扬戏剧公会”,选举潘喜云、臧雪梅为正、副理事长。 扬州维扬戏在上海诞生后,很快成为上海一个有名的地方大剧种。《中国戏曲志.上海卷》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扬州戏兴盛时期,上演的剧目有《罗帕记》、《南瓜记》、《彩球记》、《僧鞋记》、 《翠香记》、 《药茶记》、《白玉连环记》等六十六记,《樊梨花》、《笔生花》、《天雨花》、《崔金花》等二十八枝花;并新编和移植连台本戏《济公传》、《三国志》、《唐王遊月宫》《唐王遊月宫》、《盂丽君》等。一批演员著称于时,潘喜云被赞誉为“苏北麒麟童”、张月娥被冠以“江北梅兰芳”,还有臧雪梅、葛锦华、程俊玉、金运贵、十岁红、十龄童、高秀英等。演出班社达十佘个,专演扬剧〈维扬戏〉的场子除维扬大舞台外,还有维扬共舞台、江北大戏院、太原坊、长春楼及各大游乐场等三十余处。 四、维扬戏[扬剧]界的领军人物 潘喜云对维扬戏《扬剧》事业确实做到了一心一意,公而忘私,是个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他在组班底、闯上海、搞联合、创维扬戏〈扬剧〉过程中受到中国戏剧界两位大家的鼎力相助分不开的。首推戏剧家田汉,在抗战爆发后,他为了维扬戏生存发展,兵分三路,一路在武汉演出的高作玉、高兰英、金玉昆等维扬戏演员均加入田汉组建的抗曰宣传第四队,后辗转至昆明与什景歌剧等组班,以扬州戏梳妆台、大陆板、补缸等为主要唱腔,以江苏文戏挂牌演出宣传抗曰;二路安排义弟张月娥组班到南京、陈宏杏组班到天长、武龄童回仪征,形成与他在六合的师傅郝东方共进退,利国利民利戏;三路是他带一班人坚守上海,加強与各地联系,确保维扬戏在抗战中做有益于国之事,在逆境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1947年3月田汉五十大寿,他率艺人与上海文艺界同仁一起为其祝寿,在祝寿会上演出维扬戏《孟丽君》中一折〈君臣游园〉。隨后,他经指点于年底在扬州与刘一飞夫妇、周荣根父子、十岁红夫妇、崔南生夫妇等汇合组团演出,扎根扬州。1961年文化部长田汉到扬州视察,专程去邗江施桥剧场,看望正在农村演出的潘喜云等人。一见到潘喜云,田汉就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们好久没见面了,你们扬剧有基础,希望你们好好搞,今后到北京去演出,如有困难,就來找我,我支持你们”!接着扬州人民扬剧团搞了个新编历史剧《赖文广》通过田汉到北京演出,演出效果很好,但因太平天国历史争论不定,故未能榜上有名。二是京剧大师梅兰芳,1944年潘喜云组建了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江都、仪征、天长等七市县维扬戏同乡会,首推潘喜云为会长、张月娥与周荣根为副会长、崔东昇为秘书长,特邀请梅兰芳为名誉会长。梅兰芳的到来对维扬戏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3月梅兰芳回乡祭祖,在扬州受到各界欢迎。潘喜云与梅兰芳相见时互诉衷情,最后互表为新中国戏剧新高潮的到來而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潘喜云虽然身份发生变化,但仍为一团之长,继续为维扬戏[扬剧]争光添彩。1951年他率团在上海演出,正值抗美援朝之际,在著名豫剧名家常香玉义演捐赠一家飞机的启发下提议並邀请在沪所有维扬戏[扬剧]著名演员十龄童、小奎童、金运贵、朱龙喜、筱玉红、华素琴、陈碧秋、小金运贵、金玉昆、林玉英、许桂芬、顾玉君、丁曼华、石玉芳、潘玉兰、张玉莲、任桂香、崔南笙、刘红艳、蔡广茹、高兰英等共同演出《郭子仪上寿》、《打金枝》剧目,在共舞台《今延安剧场》联合义演两天,虽逢大雨滂沱,仍票价陡涨、盛况空前,演出所得全部捐献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他为了支持省扬剧团壮大阵容,先后送当家文武花旦任桂香和著名老旦张玉莲到省扬上任。同时还先后让汪龄童随省扬进京汇演、让石玉芳参加《百岁挂帅》电影拍摄,不遗余力为扬剧事业锦上添花。三年灾害期间,剧团状况不佳,刚入党不久的潘喜云非常体谅国家暂时困难,剧团收入少时,他夫妇和石玉芳尽量先发员工工资,自己往往推迟两、三个月才能拿到,他夫妇非常克己,省下钱来不断资助团内外经济困难的人,确实是个好领导。他为了培养年青一代扬剧接班人,想方设法开办了扬剧艺校,培养了一批批扬剧新生力量,让扬剧不断发展光大。 在剧团演出方面潘喜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演出一出出喜闻乐见的现代戏。配合土改,演出了《贫妇泪》、《种大麦》;配合镇压反革命演出了《玉面狼》、《海上漁歌》;配合《婚姻法》的宣传,演出了《婆媳泪》和《小女婿》;配合“三反、五反”演出了《打鬼不留情》;配合农业合作化,演出了《两兄弟》,配合“肃反”,演出了《化身》;为了宣传新社会新风尚和农村巨大变化,演出了《一个震憾人心的午夜》和《寿泉山下》;配合学习雷锋活动,在上海首先演出了《雷锋》,得到丁观众和舆论界的一致好评;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演了《杨立贝》、《白毛女》,深深教育干群不忘旧社会血泪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古装戏,潘喜云推陈出新推出一批内容健康、题材多样的传统剧目《双枪陆文龙》、《春到人间》等。1954年挖掘整理的《真假新娘》、《赶山塞海》参加华东区首屆戏曲观摩演讲大会作为展览剧目,石玉芳、任桂香、张玉莲、筱秀珍等四名演员获纪念奖状。1956-1957年推出《审土地》、《珍珠塔》参加省首屆戏剧会演中均获大奖。《审土地》获优秀剧夲奖、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珍珠塔》获剧本奖、演出奖、音乐奖、绘景设计奖;剧中饰演角色的石玉芳、潘玉兰获一等奖,张玉莲、汪龄童获二等,姜俊峰、张美云获三等奖,学员汪琴在《审土地》中,崭露头角获青年演员奖。作为潘喜云本人是生角名家,上演过《魏征斩龙》、《扫松下书》、《吴汉杀妻》、《千里送京娘》等剧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1962年春节,他随团回乡与民同乐、共庆隹节,在公道大会堂与王美云、石玉芳共同演出自已的拿手好戏《吴汉杀妻》,演出时掌声雷动,叫好声动天,圆满演出成功。1965年他患食道癌不幸逝世。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