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孩子的艺考,欠扬州扬剧网的最后一篇主题文章,一直没有动笔。 不是我倦怠,亦不是别的缘故。最后这一篇文章话题太大,太沉重,始终压得我没有动笔的欲望。前两篇文章好写,最后这一篇太难! 本月24日,原镇江扬剧团著名老生演员杨晓明老师七十大寿,让我豁然有了动笔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很强大,似乎已经超越了完成这篇文章,给我这个系列话题画上句号! 24日晚,扬州奥林大酒店二楼灯火辉煌,花篮林立,人头涌动,原镇江扬剧团著名老生演员杨晓明老师七十华诞仪式在这里举办。镇江、扬州两地的扬剧人,从各处赶来,祝贺杨老师七十寿辰。 难得的机会,给了镇江、扬州两地扬剧人又一次难得的聚会重逢。60届杨老师那批学员,能来的来了;82届那批学员,能到的到了。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看到他们一个个相互拥抱寒暄的场景,真的温馨,真的幸福。 杨 老师七十寿辰仪式,由他的学生们操办。仪式开始时,杨老师的答谢词令人动容!杨老师说:“感谢我的同窗学友,我的亲朋好友,我的学生参加我的这个寿辰仪 式。之所以把寿辰仪式放在扬州办,是因为我的根在这儿。离开镇江扬剧团,我没有离开扬剧舞台,我仍然从事着扬剧表演事业。感谢之前的扬子江扬剧团,感谢现 在的秦淮扬剧团。扬剧是我的艺术之根,我这辈子给了扬剧,无怨无悔。我现在仍然活跃在扬剧表演舞台,只要身体允许,我还要再演五年、十年,即便我不能演 了,我还可以编,我还可以导,我还可以从事扬剧新人的培养。总之,我这辈子绝不会离开扬剧事业!”杨老师话音未落,席间响起一片掌声,大家喊出的只有一句 话:“杨老师,您可以再演十年!” 扬剧人聚会,自然离不开扬剧人。60届的姚恭林老师来了,金桂芬夫妇来了,戴德昌老师来了,吴克才老师来 了,张丽华老师来了,朱革老师、周永明老师来了…82届的赵菊萍、李刚夫妇来了,金瓯老师来了,刘芳老师来了,刘湧老师来了,王文君老师来了…扬州的游庆 芳夫妇来了,马凯来了,在国戏就读的游佳琪也赶来了… 扬剧人聚会,话题自然也离不开扬剧。仪式开始前的相互寒暄中,所有原镇江扬剧团的老人 都拉着我,跟我聊前段时间我发表系列文章的事儿。姚老师说,我的两篇文章,他们都转看了,文章在镇江扬剧界、在他们群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的文章,使他 们有了很多的感慨,有了更多的追忆,有了更多的期盼,有了更多的憧憬。戴德昌老师拉着我的手跟我说,文章写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写出了他们共同的心中的愿 望。金桂芬老师说,作为镇江扬剧人,她们心中有太多的不甘,她们心中有太多的心结情感。周永明老师说,镇江扬剧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刘湧老师说,作为原 镇江扬剧人,他们心中有不舍,有纠割,有感情,有失望,有期盼!赵菊萍老师的话,让人最动容,使大家听得都眼含热泪。她说:“由于种种原因,镇江扬剧团不 存在了。我没离开镇江,剧团解散并入艺术剧院后,我从事唱歌。但我的根是扬剧,我没法离开扬剧。很多很多时候,晚上我躺在床上,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哼唱以 前唱过的扬剧唱段。很多时候,我唱着唱着,忍不住眼泪就下来了…” 几乎每一个镇江扬剧团的人,都跟我重复着相同意思的话儿。 游庆芳老师跟我说:“我是镇江流派出来的,我也有很深的镇江扬剧情节。姚老师教我戏,也教我做人。” 刘 湧老师说:“扬剧镇江流派,是镇江几代扬剧人,经过数十年、百年堆砌而成。扬剧镇江流派,是扬剧的一座珍贵的艺术宝库。镇江没珍惜它,没好好挖掘它,没好 好利用它。扬州在这项非遗传承上,做得要比镇江好!扬州做了大量的工作,扬州的扬剧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扬州对扬剧非遗传承保护所做的一切,很值得镇江深 思!” 扬剧人聚会,自然少不了即兴演唱扬剧。24日的聚会上,到场的镇江、扬州两地三代扬剧人,即席表演了各自拿手熟悉的扬剧唱段。刘芳老 师的《挑女婿.采莲调》,金瓯老师的《断桥》,赵菊萍老师的《十五贯.满江》,金桂芬老师的《二度梅》,游佳琪更是欲罢不能,接连献上了《板桥道情》、 《戏曲拼盘联唱》、《卖油郎》。杨晓明老师是寿星、当晚主角,自然少不了演唱,他演唱了《珍珠塔.梳妆台》、《僧尼下山》。姚恭林老师是压轴嘉宾,他为大 家表演了《十八相送》。当晚的最高潮,是镇江、扬州两地三代扬剧人联袂演唱《珍珠塔.三年前》。五排“梳妆台”,每人一排,有专业演员,有扬州小字辈票 友,有国戏在读生! 我一直静静地在一边拍照。席间的吃喝已经不重要了,大家都专注于台上的表演。几乎每一个上台表演的客人,都表达着对扬 剧、对扬剧镇江流派的感慨。我特别注意了,每当姚恭林老师的弟子上台演唱,姚老师都神情专注,深情注视。尤其是小字辈国戏在读生游佳琪上台演唱时,姚老师 更是离席站在一边,凝神专注地听。每一个客人演唱时,姚老师的表情都是复杂的。佳琪演唱时,姚老师更是站在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杨晓明 老师的话,引起了在座所有原镇江扬剧团老人的共鸣。他说:“我们这一代镇江扬剧人的成长,离不开老一辈镇江扬剧人的辛勤付出;82届的那批学员,我们在他 们身上也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记得赵菊萍、金瓯那年参加省扬剧广播大奖赛,从开始的选曲,到唱腔设计,无一不是我亲自操心。参赛录音的那一个月,每天天不 亮,就带着她们吊嗓子,帮她们找感觉。”几乎所有的镇江扬剧团老人,都说着相同的话:“镇江扬剧团不容易,扬剧镇江流派不容易!” 席间,姚 恭林老师说:“我去年身体才好一点,前两年由于胃病,被折磨得不轻。去年镇江排了《小花旦当官》,当时找到了我。以我的身体,是不能的。但对扬剧的热爱, 对镇江扬剧的执着,使我无法推却,我义不容辞!《小花旦当官》的获奖,成为了镇江扬剧的又一个契机,让我重又燃起了对镇江扬剧的期盼。”姚老师的话,让大 家都感受到了一个老扬剧人,对扬剧事业、对镇江扬剧的执着。 席间,所有的镇江扬剧人,都跟我重复着相同的话:“扬剧镇江流派,由于种种原 因,传承出现了断代。但我们镇江扬剧人心有不甘,始终坚信镇江扬剧有重铸辉煌的那一天!我们60届的老人还在,我们的余热还在,我们的雄心还在;82届的 那批人还在,他们的实力还在。只要镇江相关主管部门有这个想法,我们义不容辞,一定会为扬剧镇江流派的传承付出我们所有的力量!” 宴席总有聚散时。 结束时,很多镇江扬剧团的老人都拉着我的手,跟我道别。他们感谢我的系列主题文章,勾起了他们藏在心底多年没说出的感慨… 姚老师临别时跟我说:“你的系列主题文章,引起了镇江有关方面的注意,有关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我们要做的,是利用这次契机,为镇江扬剧鼓与呼,为镇江扬剧而奔走!相信镇江扬剧会有转机的。” 临别时,很多镇江扬剧人都跟我说,欢迎我去镇江做客。他们的热情,让我很感动。 临别时我跟姚老师说:“镇江,我有二十多年没去了。我一定会去的。镇江扬剧重塑辉煌的那一天,我一定去镇江!” (完) (责任编辑:颜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