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网络相识姚恭林

时间:2006-09-08 04:50来源: 作者: 点击:




又在网络见到姚恭林老师的近照了,不觉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想起和姚老师相识的过程。
    象我这么大的扬剧迷,多数是听着姚恭林风靡大江南北的金调唱腔长大的。南方的戏迷又钟爱金调,所以姚恭林在上海特别有人缘。每次他到上海演出,或者电视里面放他的节目,都会让戏迷们过足瘾。
    老一辈的戏迷听姚恭林的唱追寻金运贵大师的踪迹,就好比越剧迷们从赵志刚的身上寻找尹桂芳的影子一样。尹大师得以劫后余生,新时代里还迎来了众多其他的优秀弟子;金大师终究没能逃过这一劫,他的金派小生艺术到了姚恭林这里几乎就是一脉单传了。我们年轻的戏迷被姚恭林的唱腔吸引后,逐渐才知道了藏于其后金派唱腔的博大精深;更有很多非江淮语系的人们听了姚恭林的唱喜欢上的扬剧。听着听着、渐渐长大的我也把姚恭林视作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了……
    大概是99初年开始上网的吧,那时网络戏曲资源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扬剧了。直到2000年底,我已经到德国的时候才在网络找到一个扬剧网友——风速,听他讲述追星历史,真是自叹不如。也怪我彼时还天性羞涩,断然是不会突破心里障碍去接触偶像的。
    现在回头想想,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拉近了天涯海角的距离不算,还为羞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性格保护伞。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我是谁,写写自己浅薄的想法,说错了也不用脸红啊!于是那时我就偶尔在戏曲论坛里面写点自己对扬剧的认识,写的东西里面当然有高秀英华素琴李开敏、姚恭林……这些演员的名字。
    会上网的的人当然不能不会搜索,殊不知我在搜索的时候在互联网的某一端也有人在搜索。2001年底的时候,我突然收到一位不认识的用户发来的email,上面就短短的几句话“您好……看了您对扬剧的评论……,我就是姚恭林!……”?!我的第一反应:“妈呀!真的假的?哪有名家向戏迷套近乎的?”第二反应:“怎么写给我信感觉把我当老头一样,难道我的论坛措辞就这么老气啊?”
    怀疑归怀疑,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象小学生一样诚惶诚恐地回了信,并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几天之后,收到姚老师的一封长信。后来他跟我说,那时刚刚知道上网,可以用搜索引擎找找东西,就抱着好玩的心态,让儿子找找:“网络上有没有姚恭林的”,没想到一下子找到了我的帖子,看了我的帖子,没能想到我才20几岁,反正帖子上有我的email地址的,就交流一下,多个朋友也好的。后来得知我还在求学时,觉得更应该和我们年轻人多交流,就自己手写了一封长信,“命令”儿子打字发给我的。
    由于姚老师打字不快,以后也没有多书信交流。我02年3月份的时候要回国,我们就约定在国内无论如何要见一面。那次他恰好要到上海来一次,我问清楚了车次、车厢就去火车站接他了。站台上我认识他、他还不认识我!我看到一个身穿风衣的男子出了车厢,就是他!他站立片刻,环顾四周,也敏锐地察觉到迎上前去的人就应该是我……我现在也忘记了握手间我是怎样反应的了,反正是挺激动的,有点没有方向的感觉。
    那次姚老师要去上海的化妆师顾友芳老师家,我就跟着去了,那时候还在熟悉曲牌呢,陌生劲刚过,就问个不停了。后来索性把他带去的《情网血》和《卖油郎独占花魁》一起看了一遍,就着细节向他提问题,4个多小时的戏看下来,也到深夜了。虽然意犹未尽,但我还忙着去同学那里,就匆匆告辞了。
    那次回到德国前后,还路路续续和姚老师通过电话。回来后也尝试做过“丽韵集”的电子小组,但终因学业工作繁忙,也渐渐停歇下来。唯一没有改变的习惯是:上网时一有空还会搜找“扬剧”,每当偶尔看到有扬剧信息就要反复看几遍,有姚恭林的报道更是会兴奋一下。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和这里的各位一样,我也找到了扬剧网,从她还象一个很不成熟的婴孩时期就开始关注她。2005年,扬剧网开始茁壮成长,有了自己的论坛,也唤起了我再度写文章的欲望。当然我知道,姚恭林老师肯定也会找到这个网的,这样我们又有了交流平台了。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欣喜看到网络上不断有新朋友(大义夫人、风流小生)成了姚恭林的忘年知己、我也和扬剧网管理团队不断加深了了解,感到彼此心心相印。回来看看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
    回来前已托人带信,无论如何都会去镇江一次的。没想到一次看戏,却偶然让我们的重逢提前了。3月7号,我到扬州看《十把穿金扇》头本,一场戏看下来,就顾在前面直喊爽了。想不到散场时散人带着姚老师从后排过来了,四年不见,还是那个模样,还是那么健谈。我们在剧场就聊了不少,后来索性一批人马到我住的宾馆大摆天门阵,许艳老师还对姚老师做了即兴访谈。又至深夜,直到李团夫妇来把姚老师接送到渡口。
    那天姚老师就关照我,过几天到镇江的时候住在他那里,他准备了一些东西和资料想让我能保存起来。没有想到,到了镇江,还真是一大堆宝贝在等着我。先是引荐我到康盛剧社和一众文联的老专家见面,在小说作者之一的贺毅武的讲解中,了解了更多金运贵的故事。然后是一抽屉的资料、相片、让我翻拍。最后将他精心准备好的音像书籍资料交给我。当然更少不了的是交流、交心,又几乎是谈到天亮。
    虽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和姚老师最直接细致的交流就是三次彻夜长谈。但几乎都是有备而来,所以我在感激涕零之余,真正感受到的是他对艺术的至爱和对艺术的使命感。姚恭林在扬剧艺术上继承与发展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巩固了婉约派小生表演风格在扬剧中的地位,正如他自己在访谈中所说的一样:“我感到欣慰的是把老师的艺术传下来了,并且传出去了,得到观众认可了……”作为一个成名的艺术家当然了解网络媒体对观众和年轻人的亲和力,乐于和年轻人交朋友,对我们不遗余力的支持也是希望把艺术能更好地传播、传扬。
    尽管不方便经常发帖子,还是希望姚老师天天都上网看看新闻。艺术能让人心相通的,看到我们的帖子,便想到经常惦记你的人们。
 

(责任编辑:)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