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人物传 >

天长扬剧名角--夏淑芳

时间:2010-03-03 12:23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秩名 点击:




     

            天长也是扬剧之乡,当年农村到处都听到扬剧小调的声音,就连一般人稍微会搬弄点乐器的,一出手就是“大陆板”、“小开口”之类的,因而,咱小时候没少看扬剧演出,所以,对一些名角也略知一二。对建国后天长扬剧名角陈杏仁、岳佩峰、吴艳秋、陈佩霞同期的优秀女演员夏淑芳自然印象颇深。

      夏淑芳女士于三十年代初出生于艺术之家,6岁在江苏省扬剧团随父学艺,16岁到扬州《人民扬剧团》主攻青衣、花旦,22岁随父来天长创办《改进扬剧团》,由于她从小受到扬剧名家熏陶,聪慧灵敏,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加之嗓音甜润,扮相俊美,不论古装、现代、青衣、花旦、老旦、彩旦都能扮演得淋漓尽致、深入如画。所以,她也曾多次参加省、地戏剧汇演,取得获奖和广大戏剧爱好者及地方人民群众的青睐和热爱。1961年受到滁州地区特需津贴奖励。

            十年动乱期间,扬剧团处于无组织状态,她49岁被迫退休。

      三中全会后她不甘寂寞,伙同老伴何铸先生,组织一班业余剧团,两年之内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夺印》等四台大戏。改革开放后,她又亲自指导排演了古装戏《秦香莲》、《狸猫换太子》、《桃花女》、《孟丽君》等连台本戏,从十几个农村业余戏剧爱好者发展到40多名演员,经县文化局批准成立《天长县友谊扬剧团》,自1979年11月建团以来,逐步摸索制定了比较科学的办团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剧团发展很快,家当由“服装一麻包,道具一担挑”发展为服装道具两卡车,行头家当六、七万,演员素质日臻成熟,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时间足迹遍布苏皖地区,演出1500余场,收入二十五万元,1982年夏天赴上海《中国大戏院》先后演出三十七场大型古装戏《秦雪梅》,场场客满。受到上海戏剧界高度评价,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连篇报道:“小剧团名扬大上海。”1983年12月21日赴合肥《江淮大戏院》回报演出,连演七场《秦雪梅》场场客满,为此省文化厅特邀30余人召开欢迎茶话会,在返回滁州琅琊剧场时,滁州文化局书写大幅欢迎标语迎接到火车站,不久该团被冠名为《滁州市实验扬剧团》。

             夏淑芳老艺人不仅是天长扬剧界一名杰出的演员,优秀的导演,称职的组织和领导者,更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家庭贤淑。当年在剧团她和爱人比翼齐飞,相互支持,创办扬剧事业。休息后,又与爱人经常出双入对,恩爱有加,组织家庭活动。特别是主动鼎力支持爱人创办地方兰花协会,用兰花的君子之风,陶冶个人情操。所以,她家四季兰蕙生香,莺歌鸟语,风雅情怀,高朋满座。

             元月底前,她终于追寻春风而去,或许还有一个梨园正待她去绽蕊。那晚,我听到了她的当年扬剧同伴为她献唱的一曲,是那样动情、深切、、、、、、。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2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