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绿叶衬花艳,扬剧“金派”唱腔设计主胡演奏家张学义先生 ...
记得1979年我高中即将毕业,被招进江都县扬剧团艺训班,接受了科班式的艺术训练,相隔三年后的1982年,又得到剧团选送到江苏省戏剧学校进修深造的机会。回想从艺训班的启蒙《白蛇传》中担任白素贞一角起。至今已有二十四个年头了。这许多年来,我连续担纲主...
二胡亦名南胡,是胡琴的一种,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极具表现力的一种弦乐器。胡琴作为拉弦乐器,最早记载于宋沈括 《梦溪笔谈》中的马尾胡琴随汗车。今用者,琴筒以蛇皮或桐木板蒙面,筒上装琴杆,杆端设木轸二或四,木轸至筒底张弦,琴筒面至琴码架弦,以张弓尾...
扬剧的音乐属于联曲体。说到它唱腔刚柔并济的风韵,主要是蕴涵了花鼓戏曲调的轻绵细腻,香火戏曲调的阳刚粗犷,民歌的隽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变。 20世纪40年代以后。扬剧艺术日臻发展与走向成熟的时期,也形成了各行当艺术流派,仅生旦行当就有金(运贵)派...
《贡茶奇案》是仪征扬剧团于2002年的原创剧目,曾在第三届江苏省扬剧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等11个奖项,在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荣获优秀演出奖等10个奖项,而我本人在两节上都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该剧故事梗概为:贫穷书生黄虎臣将赴京赶考,表妹林素素偷得家中...
《贡茶奇案》是我团精编创作的大型古装戏,也是我团参演第三届江苏省扬剧节的剧目,我有幸扮演剧中花旦林素素。 全剧的开场就是从茶商之女林素素相约表哥,赠茶惜别而展开的。接过这个角色的演出任务后,我反复研读剧本,仔细分析人物内心世界,对剧中林素素...
1971年时我十五岁,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天分考进了仪征市扬剧团,随团在学员班学艺,主攻小生行当,在唱腔和表演方面曾得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武麟童先生的口传心授,受益匪浅。第一个和武麟童先生同台演出的角色是古装戏《十五贯》中的熊友兰,当时古装戏刚开...
先要从下面这个老歌说起:200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一百年的歌声》,开篇就响起了黎锦辉的《毛毛雨》的旋律。这首歌已被音乐界公认为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 5 d( ~, R- @) S; F7 Y! j 9 K( c' o8 l% E5 \* R% G4 n# c' Q! j8 D 1927年的上海,已...
我从艺近30年,舞台上也塑造过大、小近百个角色,唯有对《恩仇记》一剧中塑造施子章一角记忆犹新,《恩》剧是扬剧传统优秀剧目,前辈们几代人经过了几千场的演出,当我们这代人排演《恩》剧时,也就是依葫芦画瓢。起初我参加《恩》剧演出担任的是邓炳加一角...
发展声乐艺术。提高演唱技术水平,是声乐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好的演唱应当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只有声情并茂才能使演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在声乐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情况,有些学生只重视追求声音的完美...
扬州扬剧网 扬剧戏迷网 联合发布 ★ ★ ★ ★ ★ 关于收集抢救扬剧老磁带的通告 一、...
点赞旦角 李政成 浅谈李政成老师的旦行表演艺术 上海阿丁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老师应...
情真意切悲王后,义字当先 张爱华 写在张爱华老师与上海扬剧戏迷联欢之后 上海阿丁 应...
闲谈:原扬剧镇扬流派.传承.现状 传承 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首发在扬剧网。不是以一个专...
宁可 张卓南:形神兼备的反一号 宁可 张卓南至今都记得,在戏校学戏时,学员们排的《...
2 第三次古琴打谱会,陈重先生介绍埙,左二为戈弘。 2 戈弘在创作中。 舞台上,光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