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一个外地扬剧迷的心声

时间:2008-06-22 19:51来源:扬州扬剧网|http://www.yangju.cn/ 作者:弘扬 点击:




 

一个外地扬剧迷的心声


——写在扬剧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开机之际


   扬剧要拍长篇电视剧了,是难得的好事;又要在央视播放,请全国的电视观众来欣赏,作为一个外乡人,一个外乡的扬剧爱好者,真的想说点什么。但说了,难免会遭来一些非议,毕竟本土与外乡,视角上总会有些差别。但也正因为如此,也觉得应该说一说,毕竟这部电视剧拍给扬州人看,也拍给外地人看,就痛快一下嘴吧。

先扯远一点。

   我们的地方剧种太多,多数人又不搞类似的专业研究,不可能对每个剧种都有深入了解,更不可能亲自到当地去一一领略其风情风貌;更多的时候,对一个剧种的了解就是凭着广播电视里播放的几集电视剧或一点点的片断形成的一点点的印象。在我记忆中,有些剧种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但作为一个爱戏者,当我带着疑问有意识地对她们关注稍作了解时,得来东西却往往推翻了她们最初的给我的印象,甚至是一种截然相反的东西。例如川剧,对普通的电视观众来讲可能压根儿没听过其唱腔,变脸就是她的代名词,但这样的绝技看多了也无奇,新鲜劲一过也就什么了。在我印象中,川剧的唱腔像是没有一句是完整的,一句没唱完,就被幕后帮腔打断,如此反反复复拖拖拉拉,似乎一段完整的都不能听到,听戏就是要过瘾,这个算什么呢?筛的还是破锣,小生的帽子不知是大还是小,戴不稳似的,像小孩子很不成熟的漫画中的人物,虽说可爱,终究不美。上面我所说的可能也有与事实不太符合的地方,或过分夸张了,但有什么办法呢?印象就是这么个东西,它不能准确或精确地反映什么,但却能够决定你的好恶。但川剧实际的情形是什么样子呢?大段或小段不带帮腔的唱段美妙无比,当你感觉“此曲只应天上有”时,已经不存在地域的局限问题了;而不知是剧本还是演员即兴发挥的缘故,一出重头戏的精雕细刻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全国观众可以看到的川剧电视剧并不多,以前有《王熙凤》,现在有《图兰朵》(好像这个名字),看过之后如果给人类似这样不好的印象,那是在是委屈川剧了,为之感到遗憾。或许川剧人认为高腔、帮腔之类是川剧特有、尤能体现川剧特色的,所以曲目就这么选,节目就这么做;或许四川本身也可算地大物博,因此无论如何川剧也可算大剧种,所以根本没有考虑本地以外的观众的欣赏习惯。但是,尽管如此,要拍给全国观众看了,是否需要考虑一下印象问题呢?对外地人来讲,少数的几部电视剧所代表的可能就是一个剧种的全部。拍摄时,要不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应有一个成熟的考虑。非常幸运,十几年前扬剧给我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十几年后第二印象也是好的,所以我找到了这里,将这里作为了固定的浏览网站。(扬剧网做得不错,扬剧戏迷网也有特色,恰能互补,非常好,惬意!哈哈,这是题外话。)

   一个好看的故事用恰如其分的戏曲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完美的境界,终极目的应该是展示剧种本身,好的故事情节只应是媒介。若不是这样,何必要用什么唱腔呢,拍一部普通的电视剧就可以了。我个人所理想的扬剧电视剧,是要原汁原味地地道道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更是要有意将扬剧最美最动人的一面展示出来,要打动人、要人动心应是最高追求。就个人的欣赏习惯,并不喜欢八集越剧电视连续剧《梁祝》那样,念白用蹩脚的浙江普通话去表现,电视剧味儿挺足,戏味儿却不够。那样可能适合平日不怎么看戏、不大懂戏的人看,是另外一种戏曲电视剧的定位。

   一个地方剧种肯定要受其地方性的限制和制约,要本地区戏迷满意,又要外地戏迷也看好,真不易。但出于对扬剧的一点私心,打心眼里总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爱扬剧的行列中来。实在希望不要让一个优秀的剧种受委屈,希望她能够扬眉吐气,再创辉煌,虽然做好了这也仅是个头儿而已。

   从前是大剧种,现在是小剧种,如河北梆子;从前是小剧种,现在是大剧种,如越剧。现在也不能代表将来,包括越剧(希望她能继续走远、走好)!一切都能变。

  《十把穿金扇》是一部不短的电视剧,不知将以何种面目呈现于广大观众面前,也不知扬剧人是否愿意乘此将扬剧成功地推销出去;不知局内人士是否胸有成竹,又是否有如履薄冰之感!一切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顶一下
(10)
90.9%
踩一下
(1)
9.1%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