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司鼓实践与创新 江苏省扬州市扬剧团 陈清 戏曲舞台上的司鼓者,是戏曲乐队中的组织、演奏、指挥者,控制着全场戏的节奏、情感和空间,起着综合艺术的枢纽作用。徐慕云曾在《中国戏曲史》说“凡属歌舞之类者,盖无一不以亦无不皆以鼓板掌其节拍、齐其动作、鼓其精神也。”因此,司鼓者在戏曲乐队中的地位类似于现代乐队中的总指挥,其技艺之好坏直接影响着戏曲演出的成败。随着现代戏曲艺术的不发展,戏曲音乐不断推成出新,作为戏曲乐队之总指挥,也必须在司鼓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笔者从事戏曲司鼓实践十余年,对戏曲司鼓实践与创新有较深的体会,认为司鼓者的综合素质、艺术基本功及演奏技巧、敬业精神等是司鼓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结合个人从艺心得,浅谈戏曲司鼓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勉。 戏曲司鼓又称“鼓板师傅”,以鼓、板打击乐见长,其技艺虽然有限,对专心业务的人不难熟练和精通,但要使司鼓手中的鼓板声统辖协调好乐队,恰到好处地配合台上演员的唱、做、念、打、翻,就不是容易的事了,就需要司鼓者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司鼓必须了解乐队中所有成员的个性及演奏技能。现代专业剧团乐队阵容较大,人员较多,他们都听从于司鼓的指挥,只有司鼓指挥得当,全体成员的技艺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得到发挥,达到最佳的效果。一般而言,基层剧团乐队人员艺术修养高低不一,更需要司鼓指挥时扬长避短,促成整个乐队发挥出最佳效果。要全面了解全体成员的情况,司鼓就必须深入乐队,和演奏人员多接触、多配合,多交流。同时也要让乐队人员熟悉司鼓者的指挥习惯,如手势、警示脸色和眼神等。 第二,司鼓必须苦练基本功,掌握高超的鼓板技艺。戏曲司鼓的指挥不同于西洋乐队的指挥,戏曲司鼓的指挥多是通过演奏乐器(发点子)来进行的,因此戏曲司鼓还存在自身演奏基本功的问题。在演奏实践中司鼓者手腕的力度、手势、节奏感,各种锣经的起签和转签、“虚抄实击”等都要能表现出人物情感激荡的幅度和内心活动的变化程度,决不能随意而为。 第三,司鼓必须了解演员的演唱习惯,特别是主要演员的演唱习惯,以便准确地指挥乐队配合演员的动态和唱腔。戏曲演员虽然是按照导演的意图进行表演,也是根据作曲所谱的曲子进行演唱,但她们在台步和身段的表现中往往养成了自身特有的习惯,用腔吐字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司鼓要指挥乐队正确无误地烘托演员的演唱,平时必须用心熟悉演员的演唱习惯及其音量、音色等,做到一切了然于胸,演奏时运筹帏幄。 第四,司鼓必须熟悉剧情,理解曲目的内涵和意境,领悟作曲所表现的情感,正确表现作曲的原创意境。戏剧演奏也是对作曲所写曲子的再创作过程,在这一再创作过程中,司鼓是第一责任人,因此,戏曲司鼓在实际演奏中必须多动脑筋,多出点子,充分结合剧情需要,必要时虚心与演奏人员共同讨论,与作曲反复商榷,而不是呆板地、机械地发挥鼓板打击技艺,做到熟悉剧本,吃透剧情和剧中人物的个性和转折,真正领悟编剧、导演和作曲的意图。 随着现代戏曲的发展,戏曲乐队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戏曲乐队在传统五人格局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形成了多声部的演奏和伴奏形式。这时,司鼓仅依靠鼓点已不能完全胜任演奏指挥的实际需要,必须进行司鼓技艺创新,必须吸收西洋音乐指挥的技艺,探索无声指挥与有声指挥相结合的新方法。此外,在表现人物的需要上还必须大胆借鉴我国不同剧种特有的锣鼓打法,在本剧种曲目的演出中进行探索。笔者认为,戏曲司鼓实践中的创新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综合修养,由内而外实现创新。戏曲司鼓需要多方面的修养,要真正能够在司鼓实践中有所创新,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司鼓应具备的修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音乐修养、文学修养,也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内在气质等,其中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尤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司鼓能否根据剧情和人物需要,设计创作并演奏出协调音乐、唱腔、舞蹈等相融合的打击乐,关系到司鼓能否设计创作并演奏出深刻揭示人物思想情感内涵的巨大变化并错落有致的节奏,关系到司鼓能否利用不同音色、音质的打击乐来调节色彩、丰富音乐,关系到司鼓能否利用各种类型的打击乐来渲染、烘托剧中不同气氛、情绪等等。因此,通过提高司鼓自身综合修养,苦练内功,在打击乐的创作中去实现创新是首要方面。 第二,大胆借鉴,吸取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中的精华。我国民族音乐的宝库中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发掘的打击乐精华,特别是我国民间打击乐。戏曲司鼓人员必须在这方面努力探索,积累经验,在创作中多向其他戏曲形式的音乐学习。此外,西洋音乐的指挥艺术内涵丰富,许多指挥形式值得戏曲司鼓借鉴,也是实现司鼓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有人通过学习交响乐的指挥艺术,提出司鼓中关于手势的创新,即情、韵、姿三者融合的手势:所谓“情”,就是手势中融合“剧情”,掌握快、慢、强、弱分别下签;所谓“韵”,就是每段锣经的“开签”不是机械地按节奏开签,而是按韵味有瞬息空间停顿;“姿”则是指运签姿势与尺寸,击出的签法要让打击者顺心顺手,下意识地接受。 第三,注重个性,摆脱公式化、概念化的的羁绊。戏曲司鼓在打击乐的创作中,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个性和特殊性上,防止走老套路。如戏曲中有时武戏里出现连唱带打、边打边唱的场面,文戏中有时出现某些不按原戏曲音乐规律的旋律和板式,并加进一些其他戏曲和小调的唱法,司鼓在伴奏这类戏时决不可墨守成规,要根据这类戏的特色进行配合,要敢于创造和发挥,有时还要采取文戏武打的伴奏方法,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司鼓实践对于戏曲艺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作为司鼓者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大胆实践,真正达到“打戏打人”的最高境界,打出剧情,打出人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