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综述 >

己经不复存在的扬剧团名录

时间:2006-11-12 16:23来源: 作者:颐和村人 点击:




己经不复存在的扬剧团名录

扬剧发展史上,曾经涌进过众多正规扬剧演出团体。这些团也曾经拥有过众多名演员和有影响的剧目,拥有过众多戏迷戏友的追捧。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均己不复存在。应汤总所约,特发此帖。但愿在今后的若干年内,不再添加新的名录。

上海:

上海友谊扬剧团   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由筱宝英、马桂英、赵翠香三人创建,原名三友扬剧团。民国三十七年,筱宝英退团后遂改现名,长期演出于大世界游乐场。全团四十一人,团长华桂生。主要演员有: 顾玉君、丁曼华、金玉昆、崔鸿声等。常演剧目有: 孟丽君》、《天仙配》、《梁红玉》、《偷诗》、《挑女婿》、《背靴》、《罗汉钱》、《半把剪刀》等。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演出,该团参演《上金山》, 顾玉君获表演一等奖,丁曼华获表演三等奖。1958年隶属杨浦区为区级集体所有制剧团,1972年解散。

 

 

上海复兴扬剧团   建立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演出于闸北区新新如意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有成员约四十人,负责人王云芳。主要演员有:奚云鹏、王亚南、筱桂鸾、孔少禧等。常演的剧目有《秦雪梅吊孝》、《梅龙镇》、《三娘教子》、《刁刘氏》、《双金锭》、《珍珠塔》等。1953年解散,其成员加入上海及江苏各地扬剧团。

 

 

上海华联扬剧团   成立于19504月。由原华庭和联合两扬剧团合并组成,演出于万国戏院和嘉兴大戏院。首任团长拾龄童,副团长禧云鹏。全团共有七十三人。主要演员有:筱玉霞、小金运贵、丁曼华、筱奎童、筱桂鸾、高碧云等。编剧曹静卿。常演剧目有《黄浦江激流》、《东方钟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雷雨夜》、《荔枝换绛桃》、《秦香莲》、《武松与潘金莲》、《西厢记》、《金石盟》、《牛郎织女》、《秋海棠》、《宝莲灯》等。1958年后隶属普陀区,为区级集体所有制剧团,1972年解散。

 

 

 

上海艺宣扬剧团   成立于195012月,演出于飞虹大戏院和曹阳大戏院。由朱龙喜、筱素琴、荀柏春、 顾玉君等组建,有成员四十八人。主要演员有:筱素琴、筱丽珠、 顾玉君、拾龄童等。常演剧目有:《纣王与妲己》、《刘伯温与苏皎皎》、《花仙记》、《恩仇记》、《偷诗》、《梁祝》等。1952年筱素琴应邀去江苏演出, 顾玉君、朱龙喜和拾龄童等也相继离团,在上海扬剧界产生巨大影响。各团一些主要演员纷纷和江苏各扬剧团签约,引起纠纷。经整改后,由蔡元庆任团长,萧荣华任副团长,1958年后隶属闸北区,为区级集体所有制剧团,1972年解散。

 

 

上海协助扬剧团    成立于1952年。以王立功、崔鸿声等创立的班底为基础组建。演出于太原坊戏院和光新戏院。首任团长安大林,后为武龄童。全团五十人左右。主要演员有:金运贵、朱龙喜、筱淑贞、唐龄童、武龄童等。常演剧目有:《魏征斩龙》、《劈山救母》、《秦香莲》、《海神庙》、《上金山》、《断桥》、《朱砂痣》等。1956年解散。

 

  

 

上海努力扬剧团    由合众和吴淞两个扬剧团合并组成。演出于东新大戏院。全团四十五人。团长孔少禧。主要演员有:筱慧琴、丁筱楼、孔少禧等。演出剧目有:《袁樵摆渡》、《双推磨》、《岩青嫂》、《合同记》、《玉靖蜒》、《珍珠塔》等。1956年解散后,部分成员并入其它扬剧团。

 

 

安徽:

来安县扬剧团    1954l月,南京民间职业戏班联合扬剧团到来安县城演出,演职员有张少华、李桂芳、筱金楼、王秀英、梅小龙、姜寄生、陈家祥等。经艺人们登记申清,县政府研究批谁,将联合扬剧团改建为来安县扬剧团。属自负盈亏性质,行政上隶属县文教科,业务上接受县文化馆指导。上演剧目有《 孟丽君》、《桃花女》、《樊梨花》、《十把穿心扇》、《郑小姣》等幕表连台戏。此后又串联扬剧名演员夏玉楼来团担任主演和编导。夏主演的文生戏有《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

    1956年,县委宣传部为加强党对剧团的领导,派专职政治指导员驻团。1957年,从扬州招收一批学员,随团培养。演出剧目由幕表整理成剧本,唱词也制成幻灯字幕随唱腔映出,剧团业务逐步向正规化过渡。1961年,剧团升格为滁县专区扬剧团,行政仍归来安县文教科领导,滁县专署文教局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并调配了团长、秘书、编剧、文化教员。剧团常年巡回演出于南京、镇江、扬州及苏北一带和皖东、皖南地区各市县,上演剧目有《百岁挂帅》、《南北和》、《金刀会》、《万花楼》、《半把剪刀》、《江姐》、《夺要塞》、《海防线上》等古装和现代戏。经济上自给自足,年年有余。

   19656月,滁县专区扬剧团回来安与洪山剧团合并,两团演职员113人,裁减57人,保留56人,定名为来安扬剧团,大集体性质,每年由地方财政补助部分经费。

   19724月,改名来安县文工团,设戏剧、杂技两个演出队。19878月,县委领导决定复名为扬剧团,宣布撤销杂技队,地方财政补贴也逐步增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安扬剧团率先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队承包下农村;采取三定一奖(定人员、定时间、定收入、超产奖励),分成包干定额交团,支出包干、自负盈亏,分团承包等多种形式责任制。并改革人事制度,民选领队人和演出分团团长;组阁、招聘演职员;实行两级承包(剧团向文化局承包,分团向剧团承包)。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竞争机制。使剧团的演出状况和经济收入大为改观。

   这个时期演出剧目主要是古装连台本戏。巡回于苏北农村,上座率较高。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李英敏于198010月初,率中宣传部、文化部、团中央联合调查组,到剧团演出点江都麾村现场调查改革情况,观看了《郑小姣》三本连台戏,肯定了剧团的改革成果,李英敏说:“这不单是为了几块钱的问题,而是为县级剧团闯出了一条路子。”

   198112月,来安扬剧团团长代表剧团出席了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9824月,来安扬剧团获省农村文化工作者先进集体奖。《安徽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人民中国》(日文版)先后发表评论,给予鼓励。剧团主要领导,先后有张万全、拱奇炯,主要演员夏玉楼、姜寄生、筱金楼、金淑兰、周群、夏时华、朱翠霞、傅贵香、余正梅。导演夏玉楼,作曲肖辉,舞台美术金靖。(肖辉)

天长县扬剧团  建于1951年,当时叫炳辉改进扬剧团,19539月定名炳辉维扬改进剧团,1955年改名炳辉扬剧团,1960年炳辉县恢复天长县名,剧团也随之改名天长县扬剧团,1970年底改名天长县文工团,1979年恢复天长县扬剧团的名称。

       剧团的演出地区主要是扬州、金湖、宝应、镇江、六合、天长、来安一带。

   天长县扬剧团是集体所有制,演职员保持在50人左右。1967年开始国家每年拨款三万元左右的补助费。在体制改革中,1980年分两队演出,经费包干,演职员多劳多得,后又合并。

       主要演员:陈宏信、岳佩峰在扬剧界颇负盛名。吴艳秋、陈佩霞等也很受群众欢迎。后起之秀顾金凤等,曾为剧团赢得荣誉。

        剧团演出剧目,多是传统戏,也有现代戏。在剧目工作上重视自编自演,1959年排演《河神娶妇》,代表蚌埠专区,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到省会合肥演出,受到各界欢迎、重视。1960年自编自演了《秦香莲挂帅》,1965年宣谨编写的《女记工员》演出后极受欢迎。1980年又排演了《济公传》连台本戏,剧团同时采取“南戏北演,北戏南演”的办法,将泗洲戏《杨八姐救兄》、扬剧《边关审子》等优秀剧目搬到北方演出。由于剧目的不断更新,各个时期的上座率都比较好。(宣谨)

江苏:

  镇江市扬剧团  其前身是19503月以联合扬剧团和海清扬剧团合并而成的金星扬剧团。当时负责人为张宝桢,崔东升为业务指导。主要演员有筱荣贵、陈金珠、姜凤英、崔东升、张宝桢以及1952年从上海聘来的金运贵(小生)等。剧团实力雄厚、 演出阵容较强,尤以金运贵、筱荣贵独具特色的唱腔为人称道,在南京、镇江、扬州等地颇有影响。1952年,在南京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方卿羞姑》、《二度梅》等剧目。每日两场,连演一年不衰。19544月,该团的传统戏《挑女婿》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创作奖和演出奖,筱荣贵获演员二等奖。

 

 

 

1955年,该团改为镇江市扬剧团,张宝桢任团长、钱静发任指导员。此后,剧团的业务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张欣木把“软、叠、骊、南、波扬”五大宫曲引进扬剧音乐;改革《大补缸》、《探亲》等唱腔为男女同弦;创立新腔〔蝙蝠调〕,均受到扬剧同行的承认和赞扬。创作的扬剧曲调联奏《云散日升》,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574月,剧团整理改编的《借子》、《解粮官》,参加江苏省第一届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演出、导演、音乐奖,金运贵、筱荣贵、崔东升均获演员一等奖。1961年,又挖掘整理了传统剧目《王樵楼磨豆腐》、《活捉张三郎》、《真假崔三》等。1962年在江苏省扬剧流派会演中,金运贵、筱荣贵、陈金珠等演出了《方卿羞姑》、《宝玉哭灵》等剧目。1963年,剧团创作的现代戏《红色家谱》演出后,被京、评、甬、越等剧种的几十个剧团移植上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录音、录象播放。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停演,人员遣散。1975年,改为镇江市文工团扬剧队,筱荣贵、张宝桢及一批青年演员陆续调回,后又招收十余名学员,于1978年恢复剧团建制。不久,去上海演出《十五贯》、《蝶恋花》、《挑女婿》、《上金山》等剧目,连满四十余场。《包公自责》在上海、南京演出时,报刊作了评论。电台、电视台均予录音、录象播放。有豫剧、锡剧、秦腔、高甲戏等剧种的许多剧团移植上演。

 

 

 

该团在1962年和1982年,两次举办扬剧学馆,共培养了青年演员四十余名。其中,姚恭林金桂芬等已成为剧团的主要艺术骨干。

 

 

 

 

 

 

 

  江苏省青年扬剧团  建于1959130,由江苏省扬剧团、南京市扬剧团的部分青年演员组成。为全民所有制。属南京市文化局领导。团长陶影,指导员周惠生。剧团的业务组由新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组成,负责编剧、导演、音乐设计、美术设计、武功教练等,乐队以南京市扬剧团的乐队为基础,吸收少数其他人员。

 

 

 

建国初期,南京市文化局决定暂时不对外公演,制定“扎根补课、再严十分”的艺术培训方针。学习扬州清曲及扬剧曲调和昆曲折子戏,为演员的唱念和表演身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先后排练了《鸿雁传书》、《上金山》、《放许仙》、《断桥》、《安安送米》、《挡马》、《盗草》、《百花赠剑》等。1959年底,剧团随江苏省慰问支边青年代表团赴新疆演出。19604月,剧团创作《义民册》,《借船》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戏曲演员观摩演出,均受到好评。《义民册》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在《剧本》、《江苏戏曲》发表。

 

 

 

1961年剧团开始对外公演。19638月,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及大众剧场先后演出大型现代戏《东风解冻》、传统剧目《三女审子》,观众反映颇好,认为演出风格清新;音乐唱腔的改革既保持扬剧风格,又比传统唱法优美悦耳;舞台作风严肃,演员水平齐整。1964年起,全部上演现代戏。1966年春,剧团在南京人民人民大会堂演出现代戏《前沿人家》,上海唱片厂灌制了唱片。“文化大革命”初期,剧团仍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戏《欧阳海之歌》和《槐树庄》。

 

 

 

剧团移植、改编、创作大型现代戏和传统剧目二十余个。中、小型剧目十多个。培养出一批比较优秀的演员。积累了一批有一定水平、受观众欢迎的剧目,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

 

 

 

1969年底,南京市革命委员会宣布该团撤销,个别演员调江苏省扬剧团和一些县扬剧团,其余人员转业或下放农村。

 

 

 

  邗江县扬剧团 前身是民间复兴扬剧团。1951年以亦工亦艺形式在扬州南门管驿园茶社、教场大光明影剧院、醒民书社演出。1952年春,演于江都县大桥区,经县文教科批准注册成立江都县大联扬剧团,张雅南任团长。1955年夏,合并了扬州东光扬剧组,更名为江都县友爱三团。1956年划属邗江县,改名为邗江县团结扬剧团。1957年底,扬州市、邗江县合并,剧团又改名为扬州市扬剧三团。1960年底,剧团规划归徐州市矿务局,更名为徐州市扬剧团,由集体变为全民性质。1961年,剧团又重新调回扬州,仍然恢复原名和集体性质。1963年,扬、邗划分,剧团又重新划归邗江县,定名为邗江县扬剧团。1964年,周小培和省戏校扬剧班16名毕业生先后分配到剧团工作,使演出阵容大大加强。“文革”期间,曾一度改为“文工团”。

        剧团首任团长为派团干部季演武。艺术骨干有周小培、吴秀珍、杨国彬、刘凤曾、黄月楼、嵇丽等。初演“幕表戏”连台本戏,如《桃花女》、《郑小姣》等;以后逐步上演剧本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花木兰》等。挖掘整理和创作的剧目有《九里桥》、《虎皮记》、《五王回朝》、《老夫少妻》、《长江游击队》、《琼花梦》等。1985年,在江苏省扬剧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中,杨国彬、嵇丽获一等奖,卢风霞获二等奖。19885月,在上海扬剧广播大奖赛中,杨国彬、嵇丽、张艳妮分别获得“白玉兰”金、银奖。该团自建立以来,长期巡演于扬州、泰州、江都、高邮等地和邗江县广大农村。19899月,经邗江县委批准,剧团停办,保留建制。

 

 

 

 

  泰县扬剧团 建国前,为陈玉太、陈仲霞、刁长柏等十一名唱香火、打花鼓艺人联合组成的维扬小戏班。1951年春,在泰县塘湾乡登记为泰县塘湾复兴扬剧团,发给演员铜质团徽,凭区、乡政府证明,到本县和邻县各乡镇演出。1952年秋,一行13人在上海闸北、浦东、杨家渡及城隍庙一带唱“街艺”。1954年秋回县学习、整顿后,改为泰县新兴扬剧团。1956年正式登记为泰县扬剧团。1958年底,泰县和泰州市合并,该团为泰州艺术剧院扬剧二团。1962年两泰划分,复回泰县。1970年曾一度改为京剧团。1975年恢复扬剧团。后从扬州、邗江等地召收了34名学员,自聘教师开办艺训班,使剧团后继有人。该团首任团长为艺人陈仲霞,派团干部正王芝任职指导员。演员先后有周小萍、张金鼎、张高林、胡彦明、张德良、董明华、朱艺青、徐风、郭秋萍、张玉龙、居国太、肖克华、姜桂清、刁文元等。挖掘整理和创作的剧目有《隋炀皇帝看琼花》、《张飞训子》、《在书记家里》、《吴二请客》等。经常上演的剧目有《 孟丽君》、《秦香莲》、《三审刁刘氏》、《狸猫换太子》、《张三姐下凡》、《江姐》、《雷锋》、《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由于剧团长期坚持在农村演出,1982年受到江都省人民政府表彰,并授予“农村文化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1976年自办了“汽车电器厂”,安排富余人员和演职员家属子女。1987年底,电器厂有职工一百零八人。该团现己停办。

 

 

 

 

 

 

 

  泰州市扬剧团  建国初为艺人陈宏杏等组成的共和班。原苏北扬剧联合第一剧团改名苏北试验扬剧团,该团顶其名为苏北扬剧联合第一剧团。1953年又更名扬州扬剧团。1955年剧团登记时又更名扬州市扬州扬剧团。1958年调入泰州市即定名为泰州市扬剧团。同年10月,泰州市和泰县行政合并,该团与泰县扬剧团分别为泰州艺术剧院扬剧一团、二团。1962年泰州市、泰县行政再分开时,各以原有人员恢复原来团名。

 

 

 

  该团由艺人焦龙华为首任团长,尤德祥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筱(李)秀珍、崔南笙、焦鹤昆、高啸笑、吴月楼等。1957年以《茶楼记》一剧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除获剧本奖、演出奖外,演员焦鹤昆、高啸笑、张美云分别获演员二、三等奖。1962年,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赶山塞海》参加了江苏省扬剧流派会演。高啸笑主演的《洋烟自叹》丑角戏较有影响。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周仁献嫂》、《文天祥》、《秦香莲》、《闹天宫》等,创作改编剧目有《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焦裕禄》、《冯仙珠》等。该团在文革后期撤销。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23)
79.3%
踩一下
(6)
20.7%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
  • 扬剧之根在江都(扬州江都)

    扬剧的源头在江都,其发端是江都一带的香火戏和花鼓戏。 古代江都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陈...

  • 扬州的方言

    在扬州,乖乖有三个意思:一是长辈称呼小孩;二是用来骂人,如北京人骂人时说的孙子;...

  • 带数字的扬州方言

    扬州话里有许多有趣的、好玩的话语,表达简洁明了,说来风趣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我上...

  • 扬州人家的做寿风俗

    自古以来,扬州人一直把为老年人祝寿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礼仪活动,并伴有隆重热烈的庆...

  • 方言土语撷趣

    州话 方言土语撷趣 ■王国藩 □请喜自拜寿,买卖不同心。 □雨洒中秋节,必有来年灯。...

  • [风俗]官商共赏扬州戏宴

    戏宴,就是把唱戏的请到家里来,在堂屋或天井里摆个戏桌,搭上戏台表演,给前来赴宴的客人...

  • 扬剧介绍

    扬剧是由扬州、镇江的花鼓戏和香火戏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剧种。 扬州花鼓是...

  • 《中国戏曲志 . 江苏卷》:扬剧

    《中国戏曲志 . 江苏卷》:扬剧 主 编: 王 鸿 明正德、嘉靖以后,安徽凤阳花鼓便流入...

  • 扬剧网大事记—回眸2009

    扬剧网大事记 回眸 2009 1/2009 年即将过去,回眸 2009 年,值得回忆的事太多。首先,...

  •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乌苏里船歌引起的争议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在公众的视野中淡化了,然而,美国好莱坞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