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扬剧动态 >

李政成:扬剧的坚守和突围

时间:2018-09-19 15:31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水易 点击:




 

李政成《不破之城》剧照

从牙牙学语起,他就泡在戏中了。

“扬剧王子”李政成,出身梨园世家,母亲是扬剧名伶, 8岁起就登上扬剧舞台。用他的话说,“打小睁眼是生旦净末丑,侧耳是宫商角徵羽”。40岁前,李政成已成为扬剧史上首位“大满贯”得主,囊括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奖”。然而,和父母一辈有所不同的是,李政成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名 “角儿”,作为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他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创新,承担着扬剧繁荣和复兴的光荣使命。

用《不破之城》《百岁挂帅》致敬传统

■ 文艺周刊:即将在月底开幕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您的《不破之城》将作为优秀剧目上演,这部戏的创新点在哪里?

■ 李政成:《不破之城》是扬州2500年生日的献礼之作,脱胎于著名编剧刘鹏春创作的大型史诗扬剧《史可法》。时隔十几年,适逢青年编剧罗周的扬剧《衣冠风流》演出大获成功,我们再次携手,把这盆“冷饭”翻热。

古典戏曲如何进行当代表达,一直是戏曲创作界最难的命题。罗周采用最传统的四折一楔子的元杂剧体,把故事情节缩成了“七天一城”。围绕破城前的最后七天,让戏剧冲突充分集中,每折的节奏和情节都符合当代人的赏析惯性。

■ 文艺周刊:罗周独辟蹊径的首度创作,加上著名戏曲导演韩剑英的二度舞台创作,终于合力打磨出一部扬剧的经典之作,剧中哪些情节和设计让您印象深刻?

■ 李政成:楔子就有意思。开场兵马涌动,背景音乐很嘈杂,突然一个导板,全场奔跑中的士兵全部定格,传统到了,史可法出场。我师傅裴艳玲说:看前面这些热闹,全是给传统垫的场。接着马夫牵着马,从我长枪上翻过。既是传统活,又是创新点。一开场就抓住观众眼球。

第一场《坐帐》中,史可法本来有一段唱,导演觉得拖慢了节奏,与楔子脱节,改成战鼓响。第三场《城楼》最出彩,都铎来劝降,史可法带他上城楼,为他介绍扬州东南西北城,本应该剑拔弩张的戏,写出一片祥和,浓墨重彩体现了史可法的人文情怀。点睛之笔是绣战袍。妇女们缝补战袍给丈夫或儿子上战场,场面宁静,美而凄凉。最后一场《破城》,传统手法肯定就是开打,但导演放弃两军混战的表达,而是充分利用舞美,让城楼布景跟士兵一直在动态中,表达战争的不同场面。演员以身段表演为主,唱做不停,行云流水,很耗功夫。然而我们团队有实力,把唱练做表的所有功夫都展示出来了。

可以说,改编后的《不破之城》是打碎一个泥人再塑一个我的典范。

■ 文艺周刊:《百岁挂帅》是扬剧传统剧目,被全国多个剧种移植,如京剧《杨门女将》。演了60年了,经典老戏此次却以创新剧目展演,不知作何考虑?

■ 李政成:此次《百岁挂帅》可以说是“青春版”的《百岁挂帅》。这是扬剧首批本科生历经了四年深造归来,向江苏观众汇报表演的一台大戏。此戏中,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是新一代演员实力的试金石。2012年这批青年演员从扬州艺校毕业时,《百岁挂帅》当时也作为他们的毕业大戏在扬州演出。现在经过在国戏耳濡目染的学习后,这批青年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更加沉着稳重,对人物的演绎也更加细致入微。

此次《百岁挂帅》表演和音乐声腔是最传统的,但情节上的枝枝蔓蔓都去掉了。在剧本的结构和舞台的节奏上做了大量调整,侧重表现年轻演员的唱念做打基本功,恢复了“军营下棋”的戏份,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创新:必须先把传统的袖口扎结实了

■ 文艺周刊:扬剧研究所看起来精气神十足,什么样的发展思路让你带出这样一支积极向上的团队?

■ 李政成:剧团每天都要练功。我只要没公务,肯定陪着他们练。基本功都不要的剧团,没法演《不破之城》这种大戏。

戏曲要发展,首先要把根留住,一定要保住传统。我们到基层演出都是传统戏居多。不能否认农村的观众欣赏习惯大多还停留在过去。比如《衣冠风流》在任何一个大城市演都没问题,表达的价值观和现代性都能引起共鸣,但在农村就“看不懂”。戏中东晋的谢安字安石,台下说:“安石啊,讲王安石的?”

戏曲不要指望“农村包围城市”,戏曲创新的市场在城市舞台。但在实践中我们坚定认为,戏曲人首先要把传统的袖口扎扎紧。

因为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老戏新排、现代戏、历史新编剧目,都离不开老祖宗留下来的真功夫。师傅裴艳玲经常教导我:“文武兼备方能立身”。有了强大的戏曲根底,到了新创剧目才能有想法。比如目前我们在创排《鉴真》,我作为金派传人,至今没有一部完全体现扬剧金派柔美厚重风格的新编戏,鉴真大和尚厚重的人物气质用此派最恰当。最后一场戏,我设计让男演员用长水袖来体现海浪。男人力气大,甩起来会很有气魄,能充分体现波涛汹涌的气势,这样融合了舞蹈、武术和戏曲动作的创新恰恰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 文艺周刊:您在团队基本功训练和培养上有哪些探索?

■ 李政成:“小扬班”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四年苦练除了开阔视野,更多就是“京昆打底”的基本功再深造。近些年扬剧研究所不断邀请其他剧种名家带着本剧种的绝活绝技前来教学传技,向各剧种拜师学艺博采众长。经过裴艳玲、谷好好、武陵云、齐爱云等各类戏曲“梅花奖”得主传教授课,扬剧青年演员眼界大开。我们鼓励他们把所学的招数在本剧种里发挥和借鉴。同时从现在开始,要求国戏“小扬班”的孩子和团里的年轻演员每人每年要搞一个戏曲专场,这对演员的传统基本功水平也是一种考验和提升。8月13日,我们应邀去银川演出,演员呈现出来的整体实力让戏曲同行大为惊讶。

研究所这几年坚持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新创现代戏“三并举”:一部新剧目舞台演出获得轰动效应的同时,又有一部新剧目正在创作打磨,还有一部新剧目正在筹划酝酿之中,高频率的创作需要整个团队的实力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有活儿你得接得住啊!

当好演员不易,做当家人更难

■ 文艺周刊: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曾经号称“108将”,养活这样一支队伍并不容易。您和团队在扬剧的坚守和突围上有哪些心得?

■ 李政成:坚守的定力不是嘴上说说的。最重要饭碗要硬,这是当家人的责任。扬剧人收入中,财政承担的部分已经从60%涨到75%,但每年依然需要自筹500万元资金。天天找钱,一旦泄气,队伍就容易坍塌,三五年衰败一个团的事,我亲历过。不想历史重演就必须找市场。争取企业家的支持,开拓演出市场,有一家集团连续7年资助所里200万元。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对于文化发展投入很大,比如今年已竣工落成的戏曲园,就是扬州文艺界的一件大喜事。我们的学生和演员有了宽敞明亮的排练场和办公场所。此外,扬剧研究所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开拍的数字电影《衣冠风流》已经上线,在南京办了首映礼,让更多人了解了扬剧。

■ 文艺周刊:作为地方戏,走出去始终是个难题,您这么认为吗?

■ 李政成:其实扬剧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2005年,我提议做“周周看扬剧”,从刚开始的市场惨淡到后来一票难求。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市场给框住了。这些年我们不断开拓演出版图,打造的《衣冠风流》《史可法——不破之城》两部古装大戏走南闯北,从北京到深圳,邀约不断。2014年扬剧研究所《白蛇传》剧组,代表江苏省赴韩国全罗北道参加国际艺术节,这是百年扬剧首次整团走出国门。前两年扬剧《吴汉杀妻》在法国巴黎市马拉克福剧院演出,获得了第七届巴黎中国戏剧节“评委会特别奖”。

■ 文艺周刊:如今您既是扬剧艺术的领头人,又是扬剧研究所的当家人,如何平衡做一个好演员和做一个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 李政成:我当然愿意专心做一个好演员。为了钻研声腔艺术,我收录了数以千计的各地方剧种的经典唱段,有空就反复聆听、揣摩、研习,包括汲取现代声乐的养料。但一个剧种靠一个角儿是无法完成振兴的,要靠一群人、几代人的努力,所以带出一支“能打”的队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奋斗目标。

这几年我们剧团的梯队建设一层不落,没有掉链子。培养扬剧人才,尤其是能撑起未来扬剧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必须要经过专业正规的高等教育训练。培养扬剧本科生,肯定是一个方向。想到了就去做,我立即“厚着脸皮”登门邀请中国戏曲学院的领导来扬州艺校考察,2014年,在多方努力下,中国戏曲学院破天荒开设“扬剧专业本科班”,13名扬剧班学员成功考入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学习深造。今年恰逢扬剧历史上第一批本科生毕业,他们将是未来扬剧发展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四十年,恰恰是李政成从艺四十年,他见证了扬剧的萎靡,又看到了扬剧的复兴。现在,举起扬剧创新发展大旗的“扬剧王子”既不荒腔走板,又不墨守成规。脚穿着传统厚底靴子、身背扬剧传承发展使命的靠旗,李政成以剧立戏,再出发。 本报记者 汪 滢

文艺档案

李政成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扬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兼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校长。

他应工文武老生,在继承扬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京剧、昆剧等剧种之长推陈出新,形成了扮相俊美、文武兼备、行腔含蓄、刚柔并济的表演风格。代表剧目有《挑滑车》《狸猫换太子》《野猪林》《真假二十四小时》《县长与老板》《衣冠风流》《不破之城》等。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