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扬剧动态 >

扬州欲破“本土剧本荒”难题

时间:2014-11-04 16:17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王鑫 点击:




为仪征剧作家开剧本研讨会

扬州欲破“本土剧本荒”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扬州举办本土作家研讨会仪征人写扬剧《雨花山》扬州剧本作者曾很活跃描写韩世忠抗金故事失去平台后热情下降剧本乃是一剧之本扬州现缺剧本创作人才

 
 

 

    阅读提示

    近日,扬剧《雨花山》剧本讨论会在仪征举行。剧本作者张巨太,仪征人。为扬州本地作者召开专门的剧本研讨会,这并不多见。其实,这些年来,扬州文艺一直陷于一个怪圈,那就是不缺好演员,就缺好剧本。由扬州人写、扬州人演的扬州剧,现在更是越来越少见。

    仪征人写扬剧《雨花山》

    描写韩世忠抗金故事

    《雨花山》剧情源自韩世忠抗金故事。宋代名将韩世忠,曾在大仪利用孙子兵法大战金兵,以大刀砍马腿,全歼金兵3万余人马,在扬州安全护送康王到临安。在这个历史题材下,张巨太虚构了一家人在战乱之年,历经了悲欢离合的故事,巧妙让雨花石的美丽传说,和大仪大捷的史实对接匹配,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富。

    在剧本讨论会上,专家们对剧本提出很多修改意见,比如剧中的人物关系,故事的发展变化等,都有较大的修改空间。张巨太介绍,他文化水平不高,以前曾在剧团工作,这些年来,一直对剧本创作很感兴趣,创作了一系列剧本。仪征市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这部《雨花山》进一步修改打磨之后,将投资搬上戏剧舞台。

    剧本乃是一剧之本

    扬州现缺剧本创作人才

    一部戏剧能否取得成功,一部好本子是基础。如今,扬州戏剧如同繁花绽放,多台扬剧、木偶剧、曲艺节目都在国内斩获大奖。各个剧团的演员也比较成熟,不缺领军人才。但是,为剧团写剧本的人才,却显得有些稀缺。这些获奖的本子,往往都是重金从外地购买的。比如扬剧研究所近年来演出的大戏《真假二十四小时》《青春树》《衣冠风流》等,都是外地作家的本子。

    除了国营剧团,民办剧团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最近,文化部门作了一次座谈调研,发现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现象,县级剧团在经费极其紧张的状况下,仍一掷10万元从外地购买剧本排演新戏。以高邮为例,目前有8家民营剧团,每家每年的演出场次在400-500场,缺新戏、缺剧本,已经成为他们拓展演出市场的一大瓶颈。”扬州市文广新局剧目工作室主任殷伯达说道,“难道本土作者真是无人可期,无人可寻,无人可用?”

    扬州剧本作者曾很活跃

    失去平台后热情下降

    扬州有没有一支本土创作队伍呢?殷伯达回忆,扬州的戏曲创作队伍曾经非常活跃。2002年,扬州曾经举行过一次“扬州二十年戏剧曲艺作品汇篇”征稿活动,通知下发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100多篇符合质量要求的作品。当时是按照每人一篇的规定征集的,可见当年有兴趣、有基础、有作为的,活跃在扬州全市各行各业的戏曲作者应该在100人以上。后来的10多年间,扬州再也没有策划组织过类似活动,再也没有就本市戏曲创作队伍的建设问题做过有序而持续的工作。创作人员一旦失去了作品发表的机会,失去了作品搬上舞台的可能,失去了作品通过评奖等活动得到肯定的平台,创作热情会日渐消减。

    现在,以江都为例,目前能出作品的作者在8人左右,而纯文学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其中可培养为戏曲作者的潜在人才很多。但是,由文学作者转为戏曲作者需要一段转变过程。目前高邮剧目创作室的两名专业作者,此前都是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的,创作室主任张荣权历经两年多时间才基本熟悉了剧本的创作规律,他后来创作的大型扬剧《爱在天地间》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高邮从事戏曲创作的在册人员有10人以上。其他县市区的情况大致相仿。

    殷伯达说,本土戏曲创作还是要“向下看”。戏迷喜欢的投入少、上手快、接地气、草根型的戏长期处于剧本荒的尴尬境地。写了能用,用了能演,长此以往,作者的水平才能实现由量到质的提高。另外,扬州本土戏曲作者的整体水平处于中下状况,或许他们对戏曲文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实际创作的能力还缺乏自信,缺乏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扬州举办本土作家研讨会

    对此,扬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季培均说,在外地有很多值得扬州借鉴的好例子。以苏南常州市为例,他们面向本市的戏剧曲艺作品大赛,每年一次,已连续举办九届,包括戏剧、曲艺、歌舞剧、话剧、儿童剧等等。以苏北盐城市为例,他们的戏剧创作人才队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他们每年创作的大量作品不但满足了当地院团的需求,还有一批剧作输送到全国各地而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总结起来,就是持之以恒地培训提高,行之有效地组织活动,想方设法地提供平台,规划有序地组建队伍。

    “应该说,扬州剧本创作队伍,很难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次对张巨太剧本的研讨,也是开了个好头,通过对本土作者的重视,也能激发他们对于剧本创作的热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另外,扬州连续两年举办了戏剧曲艺创作人员短训班,邀请了国内著名剧作家前来授课,这些都是培养本土戏曲创作人才的办法。希望在未来,扬州能涌现出一大批写出好本子的优秀作者。”季培均说道。

    记者 王鑫


(责任编辑:扬州东东)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