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扬剧动态 >

扬州四大展馆立足教场“寻根”

时间:2013-02-22 14:05来源:未知 作者:水易 点击:666次




  今年1月,扬州扬剧网报道了“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扬州戏剧曲艺博物馆的消息。近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艺术处获悉,扬州戏剧曲艺博物馆规划方案已经出炉。
   
   扬州艺术源远流长,“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开创了国粹京剧。清代中国两大戏剧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除了传统戏曲,扬州曲艺、木偶剧、民间音乐舞蹈等类别,也是硕果累累。
   
   扬剧、曲艺、木偶、民乐全陈列
   
   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祁淑惠介绍,在这个方案中,将通过文献、实物展览等充分展示扬州戏剧曲艺等地方舞台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悠久历史;通过现代化音像设备与现场演出集中展示近现代扬剧、木偶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发展的辉煌成就与艺术魅力。在博物馆中,分为扬剧展览馆、扬州曲艺展览馆、木偶剧展览馆、扬州民间音乐舞蹈展览馆等。
   
   【各馆介绍】
   
   扬剧展览馆
   
   在扬剧展览馆中,分为史料陈列馆和名人名剧陈列馆两部分。在史料陈列馆中,将通过陈列历史文献、资料图片、道具服饰等,介绍以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剧的发展历史,介绍扬剧诞生前扬州地区戏剧的繁荣,介绍花雅之争、徽班进京等重大事件,扬州乱弹、昆曲等主要剧种,春台班、三庆班等主要机构,扬州天宁寺大戏台等主要场所以及主要剧目、主要演员等。而在扬剧的历史沿革篇章中,重点介绍扬剧诞生的历史、当时的主要人物、扬剧的主要特点等和介绍扬剧在扬州地区的发展演变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而在名人名剧陈列馆中,则主要陈列扬剧及当时活跃于扬州地区的其他剧种代表人物。如“徽班进京”中的主要人物、梅兰芳、以及李开敏汪琴等艺术家的史料、实物,展示他们艺术成就;同时游客可以通过现代光电设备现场聆听、欣赏名家的表演艺术。
   
   扬州曲艺展览馆
   
   扬州曲艺史料陈列馆中,将陈列出历史文献、资料图片、道具服饰等,介绍扬州曲艺的发展历史。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这三朵奇葩的历史,都得以展示。而在名人名作陈列馆中,就会陈列出扬州曲艺的代表人物如柳敬亭、康国华、王少堂、王万青、惠兆龙等人的史料、实物,展示他们的艺术成就。
   
   木偶剧展览馆
   
   史料陈列馆中将陈列历史文献、资料图片、道具服饰、木偶造型等,介绍扬州地区木偶剧的发展历史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还会介绍木偶剧发展历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扬州木偶四大里程碑剧目,重点通过现代光电设备展示扬州木偶的经典片段。
   
   扬州民间音乐舞蹈展览馆
   
   展览馆中将介绍扬州民歌、民舞、民乐的发展历史。此外,还将集中展示在扬州地区传唱的优秀民歌、民舞、民乐的曲谱、剧照及音像资料。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茉莉花》陈列馆,重点介绍扬州民歌《茉莉花》的相关知识与重要影响;二是《撒趟子撂在外》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民舞、民乐陈列馆;三是广陵琴派陈列馆。主要陈列广陵琴派及其代表人物,如刘少椿等名家的史料、实物等资料,展示广陵琴派的魅力与影响。此外,还将通过翔实的史料说明民歌、民乐等地方传统艺术样式与扬州地方戏剧曲艺的密切联系。
   
   【部门解密】
   
   博物馆还有现场表演
   
   祁淑惠介绍,这个博物馆不但有这些静态的陈列,还将通过扬州地区优秀演员的现场表演,充分展示扬州地方艺术的魅力。其中,就设有综艺演出馆,建设约900平方米的小型综艺演出场所,每晚展示扬剧、木偶剧、扬州曲艺、扬州民歌民舞等原汁原味的扬州地方文艺。另有“少堂书场”(或“醒民书场”),设立书场(或茶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演员将每天表演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扬州曲艺。
   
   另外,博物馆中还将陈列有音像制作、展示中心,艺术培训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部门,以便与市民、游客进行互动。
   
   立足教场“寻根文化”
   
   扬州市文广新局艺术顾问杨文昭介绍说,本来这家博物馆选址在二分明月楼,后来改址到教场二期工程。最终选择教场,也是因为教场曾经是扬州文化的集聚地,不大的地方,曾设有数十家书场,热闹非凡。将扬州戏剧曲艺博物馆定在教场,对于很多老扬州来说,都有着一种“文化寻根”的意味,必定能引起他们对于扬州传统文化的回忆。
   
   “扬州文艺底蕴深厚,很多内容都可以进行布展。这家博物馆建成之后,必定会成为文化扬州的一个新亮点。”杨文昭说道。记者王鑫
   
   【延伸阅读】
   
   省内其他戏剧博物馆一览
   
   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昆曲的发祥地苏州古城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晋会馆内,占地约有5亩。中国昆曲博物馆现收藏有全国最多的昆曲抄本和珍贵脚本,以及数以千计的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昆曲博物馆内有精美的清代古戏台以及《昆曲江湖脚色行当行头展示》、《与古人交——昆曲文物史料展》、《兰苑书香——昆曲作家与作品》等多个展室、展厅,现正在筹建《昆曲音像视听中心》,每周有昆曲专场演出。    
   
   盐城淮剧博物馆
   
   2011年6月11日举行开馆仪式。淮剧博物馆坐落在聚龙湖东北角,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四合院。盐城市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淮剧博物馆是集展陈、传习、演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分为历史沿革、艺术常识、名人名作和文化现象四个展厅,通过原作剧本、经典剧照、视听资料、舞台模型、服装道具等珍贵藏品,展现淮剧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彰显淮剧文化的无限魅力。    
   
   淮安市戏曲博物馆
   
   2008年9月22日开放。与淮安名人馆、淮安戏曲博物馆和淮安运河楹联馆合计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投资达2500万元。淮安市戏曲博物馆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排演、交流戏曲的活动场所,传播和学习戏曲知识的课堂。戏曲博物馆由四个厅组成,分别是古代戏曲部分和淮剧、淮海戏以及京剧等。    
   
   无锡锡剧博物馆
   
   2007年建成开放,锡剧博物馆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渗透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和要素。展馆分为锡剧博物展览和实验性剧场两部分。锡剧博物展览以静态形式展现锡剧的产生、发展、繁荣和传承历史,展出文字、图片、实物等相关历史资料3000多件;实验性剧场具有“戏园子”的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现场演艺空间和文化休闲服务。  
   
   泰州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筹建)
   
   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选址的打鱼湾,位于泰州城市建设中的黄金地段。博物馆主体建筑拟采用明清泰州地区传统民居形式,景点有柳敬亭旧居、打渔湾、柳堤、柳亭、饮香书场等。博物馆建成后,将与纪念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桃园”、纪念梅兰芳的“梅园”,共同构成“中国戏曲文化三家村”,现正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可载入史册的评书评话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相关资料。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