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戏剧新闻 >

戏曲发展的出路——从地方戏曲剧种面临的困境谈起

时间:2015-08-04 14:31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戏剧网 点击:




中国戏曲艺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形成了极其优美的艺术形式与炉火纯青的表演技巧,而且拥有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然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失去它原有的生命力,从而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近年来,随着戏曲观众群落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戏曲艺术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但与时代的精神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致使观众大量流失,戏曲艺术日益冷落。昔日戏曲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

 

那么,戏曲艺术如何能赢得观众、占有观众,在异彩纷呈的众多艺术形式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以达到与时代同步发展呢?本文试想通过分析戏曲的困境和原因,来提出对策。

 

各地多数戏曲剧种剧团面临的主要困境

 

1
负担沉重 生存艰难

戏曲院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原先的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条件,创排新戏更是力不从心。于是,经营差的院团纷纷解散,能维持下去的也是困难重重。曾主持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刘文峰说:“在我们的调查中,地市级和县一级是重点对象。调查的全国200多个剧团,县级剧团约占了一半,所有剧团80%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要么被私人承包,将剧团原有剧种抛弃,进行各种走穴商业演出;要么因无经费创新,举步维艰,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2
人才流失,后继无人

戏曲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培养一名戏曲人才比培养一位歌手要难得多,一般必须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练功,唱、做、念、打样样都得练,没有十几年的勤学苦练很难成才。好演员一般要到二十多岁才能崭露头角,真正成为艺术家,最起码也要到三十几岁。当前,剧团又拿不出钱支付培训费,艺术院校培养地方曲艺人才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支撑局面的主要是靠40岁以上的老演员。

 

特别是从事地方戏曲工作辛苦劳累,工作环境差,生活待遇差,不少演职人员难安其业,很多人另谋出路,造成了人才流失十分严重,艺术队伍日益萎缩等问题。艺术学校的状况也不景气。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指出,地方剧种在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严重断层。“招生困难,戏曲演员待遇差,家长普遍不愿让孩子学戏”盐城市戏剧学校戏表专业招生时,有一次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招生只有3个人报名,因成不了一个班,校方只好让学生转择其他专业。

 

3
剧种锐减,失传严重

我国戏曲剧种从50年代统计的368个,到80年代初编撰《中国戏曲志》时的317个,再到2005年的267个,已有101个剧种在50年间变成历史!仅在戏曲大省山西,戏曲剧种竟由1983年的49种滑跌至目前的28种。这意味着,过去的20多年,仅一个山西,平均一年就消失了一个剧种。很多传统戏曲艺术不但逐步退出城市文艺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整理、编印出来,相当一部分或存放于老艺人的箱子里被虫蛀,或存于老艺人的记忆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征集、收购,进行妥善保护。

 

4
获奖剧目备受冷落

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1
剧种的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每一个时代都有顺应时代要求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剧种在其形成之初,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及人们的文化欣赏娱乐需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在变,文化在变,欣赏需求在变,娱乐方式在变,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几百年的时间中,戏曲剧种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为适应人们的欣赏需求而变,音乐、唱腔、念白、服装、舞台、灯光等点点滴滴都在发生着改变,可以说没有变化就没有剧种的今天。

 

但是近20年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形态逐步由农耕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迈进。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在这个千古未有之变局面前,戏曲艺术显得有些慌乱与无措,各个地方剧种虽然也在为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变化,在向市场化的转型中寻找着新的存在方式。但它的变化进程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各个剧种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传承方式落后于时代变化的需要。

 

2
剧种宣传不够

现代社会中的很多行业都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合理完善的营销理念,戏曲也是一种商品,需要宣传,需要包装,但我们的戏曲剧种在这方面还处于模糊阶段,我们利用传媒传播自身的理念很薄弱,在我们的周围基本上看不到戏曲的传播,我们缺乏畅通的、快速的演出信息渠道。由于缺少资金,宣传手段简单乏力,我们的各个地方剧种艺术和大众之间缺少一种联系的桥梁。

 

3
剧团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很多剧团都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国家实行的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很多行业经过十几年的过渡,在市场经济中走得比较好,而戏曲行业由于它的独特性,在今天仍然较多地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沉淀,很多思路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路,机制市场化不完善不健全,缺乏主动出击。

 

5
社会大环境对戏曲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之快,时代变革之迅猛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世界文化、异国思潮冲击着人们的视野,震荡着人们的思维。90年代向市场化的转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姿多彩、多元化的社会。传媒高度发达,娱乐极其丰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欣赏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娱乐方式的需求也大不同前。多样化的娱乐、多样化的选择,多样化的欣赏需求,许多新兴的娱乐方式、娱乐项目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一目了然的现象。戏曲过去曾经具有的娱乐功能、教化功能很快边缘化,在许多新兴文化面前,戏曲只能作为人们多种选择中的一种,而且新生事物有很多优越性,在许多新生事物的挤压下戏曲被冷落的局面不可避免。

 

戏曲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1
创新戏曲的发展机制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对地方戏曲的改革力度,切实把戏曲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加以发展。除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外,要动员各界力量振兴戏曲。一方面要发动和鼓励热爱戏曲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院团的改革,把院团的经营机制搞活。另一方面要鼓励院团与企业、知名品牌联姻,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和戏曲经纪人的作用,把院团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戏曲的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使戏曲健康顺利发展。

 

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将戏曲纳入基础教育,组织编写介绍地方戏曲的乡土教材,普及地方戏曲知识,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地方戏曲的有关内容,从小培养戏曲观众。

 

加强戏曲院团与大学的联系和合作。一方面是联合、借助大学的力量,举办戏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戏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另一方面是培养新一代的戏曲观众。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好,其中一部分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们对戏曲这样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戏曲院团应该建立定期到大学巡回演出的机制,大学也应该开设有关戏曲的课程和专题讲座,使一大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戏曲艺术的熏陶。这些大学生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戏曲争取更多的观众。

 

2
制定扶持戏曲的发展政策

戏曲的发展与振兴,仅靠艺术家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讲,政策是关键。我们必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和扶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是抢救政策。当务之急,就是把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的舞台艺术通过录像、录音精心记录保存起来。许多地方戏老艺人在世时也未留下影音资料。许多优秀传统戏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已随他们故去而失传。再过几年,恐怕抢救也来不及了。建议设立地方戏保护发展研究基金,用于启动和推进地方戏剧目挖掘和整理加工,为名老艺人录音录像,编辑出版优秀传统剧目,以及地方戏保护发展工程,并对在地方戏保护、发展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者予以奖励。同时,保护和抢救不是把地方戏弄成“博物馆”艺术,而是要把地方戏的优秀剧目和优秀艺术,通过老艺人的传授,让年轻一代学到手,继承下来。二是发展政策。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地方戏曲发展基金,重视资助地方戏曲的剧目生产、演出补贴、人才培养及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奖励等。加大重点剧目的投入,对重点艺术产品可以推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的办法。实行演出补贴,在确定剧团演出场次后,政府每场给予适当补贴,以激活演出市场,鼓励剧团面向农村、面向基层。

3
营造戏曲发展的氛围

很多人不了解戏曲,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港台歌星、美国大片为什么这么热,票价那么高,大家还抢着看,主要是媒体大力炒作的结果。许多观众不是不爱欣赏表演艺术,而是不了解表演艺术。苏州市昆剧院作出尝试,他们排演的《牡丹亭》青春版由赞助商出资进各大高校之间巡回演出,学生只须花上10元钱就可以观看到平时须花200元左右才能够观看到的艺术精品,在清华大学演出期间师生们反映犹为强烈,许多人惊讶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好看的表演艺术。目前,该团正在美国演出。

 

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上开辟戏曲栏目,大力宣传戏曲,大力宣传戏曲的知名艺术家和他们的戏曲人生。要充实地方文化网站中有关地方戏曲的内容,详细介绍各曲种、唱段及演员,提供名段视频点播,为地方戏曲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转自:中国戏剧网

 

扬剧 微信公众平台

扬剧 微信公众平台是目前扬剧界订阅人数最多的平台,是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对外宣传的窗口,以推广普及扬剧艺术为宗旨,以发布扬剧动态、公布扬剧信息为载体。宣传弘扬扬剧艺术、为扬剧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共同学习、交流;同时也诚邀广大戏曲工作者和爱好者为本平台提供稿件和原创视频。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此平台或登录扬剧网站www.yangju.cn

 

ABOUT US

扬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泰州、南京,以及上海、安徽部分地区,发源于扬州,由花鼓戏(俗称“小开口”)和香火戏(俗称“大开口”)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民国初年,花鼓戏与香火戏艺人纷纷组班,应邀到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演出。民国二十年(1931)“大、小开口”艺人以“维扬戏”(后又称“扬州戏”)名称于上海聚宝楼戏馆共演《十美图》,自此逐步合流。1950年维扬戏由政府定名为扬剧。2006年,扬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原扬州市扬剧团)创建于1960年,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五十多年来创作的《夺印》、《血冤》、《皮九辣子》、《史可法》、《县长与老板》、《衣冠风流》等精品剧目在戏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扬剧研究所长期坚持送戏到基层,并创立了“周周看扬剧”品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观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按住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扬剧"!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