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表演 >

小戏、小品创作的启示

时间:2012-11-03 21:46来源:剧影月报 作者:吕祥平 点击:




 

    如果把演出大戏为主的扬剧,比成“大餐”、“正餐”、“筵席”,那么,在扬剧表演艺术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小戏、小品,则好比“快餐”。值得注意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品小戏正是如此,像大戏一样,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作为戏剧演员,我应工生行,已有20多年艺龄。从1993年以来,先后参加过33个小品、小戏的编导和演出。艺术实践让我体会到,小品小戏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观众的真心欢迎,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剧本是一剧之本。从某种程度上讲,小戏小品的剧本要求比大戏还要高,道理在于,大戏时间长,场次多,如果某一场次存在缺陷,其它场次还能弥补。此外,大戏可以允许观众十分钟乃至数十分钟后才进入剧情,而小品一般长度为10分钟左右,小戏也不过20分钟左右,因此给演员写的台词必须惜墨如金,上场就得“有戏”,所谓“一口咬到馅心”。尤其是小品,基本没有音乐铺垫,靠的是语言功夫,如果缺少精彩的核心故事,缺少鲜明的人物形象,缺少充满机智的台词,观众欣赏必然会如同嚼蜡。

    二、导演不可缺。有人认为,大戏离不开导演,小戏小品靠演员自己琢磨琢磨就行了,这完全是偏见。与导演相比,演员毕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舞台调度、人物理解、表演节奏等诸多方面,缺乏宏观的和立体的把握能力。优秀的导演能够凭借深厚的功底把小品小戏打磨到极致,就像厨师能用同样的原料做出家庭主妇做不出的美味来。我的几个获奖作品,首先归功于导演,如获得全国“群星奖”银奖、第六届艺术节“春到农家”专场演出的小戏《红杏出墙》,由我省导演范继信执导,他倡议的小歌舞队,跳出跳进,载歌载舞,时而提示环境,时而抒发感情,时而帮腔,时而插科,十分灵动,将本来略显单调的夫妻争执演绎得色彩缤纷,别具匠心地烘托出该剧的“民心向背”主题。而另一出小扬剧《竞选》,则由著名导演王友理执导,他将戏曲的程式与生活的真实巧妙糅合,把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形象化地表现为喜剧性格的碰撞,夸张适度,诙谐有趣。

    三、演员的表演应追求生活化。小戏小品在本质上是电视艺术与戏曲艺术的有机结合,因而更注重写实,这与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写意为主的程式化表演有很大区别。我们剧团借鉴话剧样式排演的方言小品《奶奶不要哭》,因为完全是生活化的表演,让观众感到非常真实可信,每次演出都有许多人潸然泪下。客观地说,长期练功的戏曲演员转而演话剧,举手投足之间总难免下意识地带出戏曲程式的痕迹,甚至有些老演员离开锣鼓经,都不知道在台上怎么走步了。看来,摆脱程式的束缚倒是我们演小品的一道难过的关,这意味着本来熟悉的东西变成了包袱,而生疏的东西又必须去接受。我看过苏州滑稽剧团顾芗和张克勤表演的小品《破镜重圆》,他俩几乎不带表演的痕迹,而酷似生活中的夫妻,难怪现场效果好极了。这是渭稽戏的先天优势,因为他们入行之始,强调的就是模仿,对生活真实的模仿,而后在烂熟于胸的基础上夸张,直至夸张到变形的程度。我在演小品和导小品的时候,常常拿他们当范例,告诫自己,也提醒伙伴,我们现在是在再现生活,不要老是想着自己是演员,不要考虑走什么台步、端什么功架,而是老老实实地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演,只有当感觉找准了,人物形象才能更美、更出彩。

    演的小品,绝大多数都是根据晚会主办者想倡导的价值观念而创作的,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一是符合晚会的主题;二是生活气息浓郁;三是寓教于乐,在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愉陕的笑声。虽然一些作品存在题材过于狭窄、讽刺性与批判深度不够、艺术上还较粗糙等缺陷,然而,作为市县级专业剧团,在传统戏曲市场日渐萎缩的状态下,及时抓住机遇,主动与观众需要相迎合,为晚会主办方和广大电视观众送去陕餐式的精神食粮,不失为一条生存发展之道。

原载《剧影月报》2005年02期)

 


(责任编辑:颜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