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扬剧动态 >

汪琴把扬剧搬上新加坡舞台

时间:2008-02-27 23:55来源:扬州晚报|http://www.yzwb.com 作者:弘扬 点击:





 【引子】

 今年春节期间,扬剧表演艺术家汪琴与丈夫刘葆元去新加坡探望分别已久的女儿一家三口。哪知,这一去,他俩与狮城的戏曲同行和观众结下了戏曲情缘。昨天,和记者聊起在新加坡的点点滴滴,夫妇俩仍沉浸在喜悦中。

  首登台

  原先只想自娱自乐

  在戏言戏,想着女儿他们已经许久没有看过扬剧了,汪琴夫妇便带上常演的两出折子戏的服装道具,打算春节期间自娱自乐,让孩子们过过戏瘾,“当然,也有把扬剧介绍给新加坡观众的愿望。”恰巧,女儿、女婿跟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博士相识,蔡博士很快约见了扬州来的艺术家。

  由蔡曙鹏博士一手创办的新加坡戏曲学院,是从事培训及研究戏曲艺术的教育与学术机构,有着普及和提高戏曲的双重任务,同时积极促进国内外戏曲文化交流活动。除了完成繁重的戏曲教学培训任务外,常年深入各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演出,推广普及中国戏曲(当地称华族戏曲)。

  “起先,我们对新加坡有一所戏曲学院感到诧异,以为戏曲只属于中国。其实不然,这所学府不仅是从事培训和研究戏曲的教育与学术机构,潮剧、芗剧、粤剧、琼剧、歌仔戏他们都演,还引进越剧、黄梅戏,并且出访许多国家进行推广交流。现在想想,自己的寡闻与无知实在可笑。新加坡华人众多,他们根在中国,哪能缺少戏曲呢?”汪琴告诉记者。

  “登门拜访时,蔡博士早已和学院的几位高级教师在他办公室迎候,大家一见如故。”显然,博士对于扬剧,以及汪琴等的相关资料早已有所掌握,连汪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都清楚。蔡博士侃侃而谈,谈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谈戏曲的发展前景,特别强调对戏曲传统的尊重与传承,竭力提倡保持民族特点,他认为,具有民族特点的戏曲艺术,在国际上才会有竞争力。蔡博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谦和热情。知道汪琴他们有备而来,便主动为他们安排演出。在剧院春节前后活动几乎排满的情况下,邀约汪琴在农历腊月二十七与他们联合演出。

  演出的前一天,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分别刊登题为戏曲学院名家系列开讲 《扬剧戏宝迎春节》、《扬剧讲演明日举行》的新闻报道,向狮城人民详细推介扬剧、汪琴、刘葆元,以及演出的剧目。演出当天,蔡博士还特别邀请了泰国曼谷大学校长、南洋大学中文系主任等一批专家学者,以及众多观众到场观看。

  考虑到汪琴需要翻装,开场由汪琴先演《审土地》,中间由学院演出他们春节期间将去伊朗参加国际艺术节的一台歌仔戏的选场,最后,由汪琴和刘葆元演出《王瞎子算命》。演出前,博士用英语向观众介绍了扬剧和汪琴等的身份。《审土地》片断刚演下来,博士又用华语对剧中的唱词加以点评,“我们的两个扬剧片断演出,虽然没有字幕,剧院的排练大厅里却是鸦雀无声,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看得聚精会神,不时报以热烈掌声。”众人特别对汪琴的“跷功”大加赞赏,感觉很神奇。

  演出结束,众人纷纷同汪琴等拍照留念,泰国曼谷大学校长向汪琴赠送了泰国的象征物:一对小巧精美的瓷象和一只厚重的礼篮。“第二天一早,博士打来电话,说我们的演出非常精彩,并转告我们,专家学者和观众一致认为,扬剧好听好看很受欢迎。这说明,艺术是相通的,表演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再拜岁

  大使盛赞扬剧艺术

  由于在新加坡戏曲学院的那场成功演出,新加坡中国商会又向汪琴发出邀请,请他们为其一年一度的春节团拜会献艺助兴,“我们觉得这既是一次亲情聚会,也是一次进一步推介扬剧的大好机会,便欣然应允。”年初一那天,到场的有中国驻新加坡大使章小康女士和在狮城的中国商界巨子们,就在大家相互道贺声中,商会的执行秘书向大家宣布扬剧表演的消息,众人一阵惊喜,因为是从祖国带来的扬剧。

  在场的都是中国人,可都是第一次看扬剧,虽然不能全部听懂扬州方言,一个个却十分入神。几位专业摄影师对汪琴脚上穿的鞋(跷)特感兴趣,一个个把镜头对准她的那双脚。表演一结束,大使等众人纷纷前来和汪琴他们合影。当章大使得知汪琴夫妇都已年近七旬时很是惊讶,她对汪琴说:“真不敢相信,这样大的年龄竟有如此风采。看来我也要学点艺术了!”热烈的场面,让人深感扬剧艺术的魅力。

  三交流

  现学现卖互动艺术

  大年初四,蔡曙鹏博士又邀请汪琴、刘葆元出席在学院举办的“歌仔戏”论坛。他把汪琴、刘葆元热情地介绍给大家,并高度评价说:“汪琴老师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多年的勤奋努力和艺术积累,是不可能成为今天这样的艺术大家的。”并当场宣布,他将与汪琴合作演出他亲自创作的童话剧《老鼠嫁女》,指定汪琴演剧中的鼠母,刘葆元演风神,他则亲自上阵演猫。

  这是一出在当地已演了四年的黄梅戏,要求说普通话,唱黄梅调。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而且在几天内就要学唱黄梅戏,汪琴还真有点不习惯,“但是盛情难却,与蔡博士和戏曲学院师生合作演出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相信自己能驾驭得了。”

  只有迎难而上了。接过剧本,看过一场排练和一场演出,汪琴便在家里静静地揣摩鼠母这一全剧主角该怎么演。汪琴演戏一贯不重复自己,更不会重复别人,她在背台词、学唱腔的同时,深入思考,捕捉角色的灵魂,运用她脚下的跷功和灵活的手指结合耍手腕的技巧,将鼠母的“鼠形”艺术地表现出来,将其贪婪性格予以充分体现。

  这出戏到一家专门收治老年病人的医院演出时,汪琴传神的表演赢得老人们的啧啧称赞;在一所小学演出,同样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蔡博士对汪琴塑造的鼠母形象非常满意,并题词赠送这对艺术伉俪:“传承文化相濡以沫四十载,弘扬戏曲德艺双馨耀千秋。”

  三个新加坡大学生也曾在排练现场采访了汪琴,汪琴当时很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来自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她感觉很自豪,因为把江苏扬州的地方文化带出了国门,当然,“我也准备将新加坡文化带入扬州。比如,《老鼠嫁女》我就准备搬上扬剧舞台。

 


(责任编辑:)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