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文化新闻 >

文化部总结2009年工作:十大重点、六大经验

时间:2010-01-18 23:17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网络 点击: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是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开拓进取、成效显著的一年。文化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把握当前新形势对文化工作带来的影响,明确思路,突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各项任务和年初既定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今年以来,文化部党组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体现政府基本职能的工作重点,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推进各项基础建设。

    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补助全国60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1亿元,完成规划总投资的53%,新建、改扩建1.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此外,还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83亿元,为已建成的35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了文化共享工程设备和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设备器材,并新增加0.41亿元资金,为西部地区484个街道文化站和31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赠送电脑21200台,有效解决文化站“空壳”现象,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颁布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为文化站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加强和规范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2009年争取县级两馆修缮专项资金3.03亿元,对全国面积未达标的县级两馆维修改造给予资金补助,解决面积狭小、设施落后等问题,使其具备良好的服务条件。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争取中央财政新设立设备购置专项资金10.59亿元,用5年时间对中西部地区2008年底前已建有文化设施的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进行补助,今年已安排资金2.59亿元,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功能,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

    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9年中央财政资金继续安排7.1亿元,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75.7万个,拥有专兼职工作人员68万人,资源总量达73.91TB。其中县级支中心达到2814个,覆盖率96%;乡镇基层服务点15221个,覆盖率44%;村基层服务点457488个,覆盖率75%。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相继召开一系列现场经验交流会,以典型带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浙江台州大力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着力建设农村、社区、企业三类文化俱乐部,举办“农民文化节”、“邻居文化节”、“企业文化节”三大文化节,建立“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共建机制、公益性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度、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机制三项文化制度,从网络设施、活动内容、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搭建服务构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成都市调动各方积极性,卓有成效地推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圳等地建设“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实现图书馆永不闭馆。嘉兴等地整合图书馆资源,以城带乡,推动建立和完善以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与城市居民基本一致的阅读待遇。吉林等地采取总分馆和行业分馆等模式,通过建立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辽宁等地依托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传输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实现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让广大基层群众在家里通过电视机就能收看文化共享工程节目。以“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为龙头,各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开展讲座服务。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研究提高免费开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009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中有1447家向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5000万元,为中西部基层剧团配备165辆流动舞台车,至此该工程2007年实施以来已配备804台,有效改善了基层剧团的演出条件。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达30.59亿元,比2008年增加8.92亿元,增长41.16%。“十一五”截止到2009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3.69亿元,已比“十五”增长55.58亿元,达6.85倍。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结构完成,9月底“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顺利开展。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工程结构已全部完成。中国美术馆二期工程已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暨中国工艺美术馆确定了项目选址,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中央歌剧院剧场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建议书的评审。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积极推进。

    二、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大力促进艺术繁荣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鼓励艺术院团坚持“三贴近”和文艺创作演出面向市场、面向观众,通过评奖、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正确引导文艺创作,促进艺术创作持续繁荣。

    组织举办系列重大文化活动,为祖国60华诞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集中人才,集中力量,创作和加工复排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由文化部负责具体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创排和演出。从创意到演出,历时近两年,汇集了全国优秀的文艺人才,全力打造了一部描绘历史画卷、高扬时代精神、富有艺术魅力的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后的又一当代标志性的艺术精品。自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为社会各界代表连续演出16场,近10万各界群众观看了演出,反响强烈。9月28日晚,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群众5000多人一起观看了《复兴之路》。目前,正在策划制作国家大剧院版《复兴之路》,从2010年元月起,将连续演出80场,进一步扩大这部优秀作品的影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于今年6月至10月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港、澳地区在内的上万余名艺术工作者在首都各主要演出场馆演出110余台优秀剧(节)目近400余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营造了良好的国庆节日氛围。本次演出活动名家荟萃、异彩纷呈,既有优秀保留剧目,又有新创的献礼剧目,各主要艺术门类和少数民族艺术品种得到充分展示,台湾剧团首次参加献礼演出成为一大亮点。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艺术成果,在实行低票价的同时,还组织艺术家和艺术院团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和社区开展了慰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型美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共展出名家名作687件,吸引观众近13万人次。该展览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是为祖国60华诞的史诗性巨献,也是60年来中国美术取得的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过近5年的创作,共评出104件入选作品,为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该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自9月25日开展至11月30日第一阶段展览结束,以其丰富的内容、充足的文物、突出的艺术性、浓厚的氛围、精良的制作,吸引近30万观众参观。此外,我们编印了《祝福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歌曲集》到群众中发放,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精心做好“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文化单元的展览展示工作。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首届全国农民合唱大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表达社会各界群众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创新艺术管理手段,改进完善文艺评奖。开展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18部经过时间和观众检验、久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获得“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称号,在全国艺术院团和文化管理部门引起了强烈反响。继续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二期),举办第三届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展演、第六届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第一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等。结合各项比赛和展演,改进完善文艺评奖工作,减少评奖数量,提高评奖质量,强化了评奖机制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保护和扶持优秀传统艺术,做好艺术普及和下基层工作。继续实施《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资助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赴1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并完成了333场进校园演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昆剧节和第五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春节前后,中直院团深入地震灾区、农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厂矿企业慰问演出160余场,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组织汶川地震一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慰问演出活动。继续深入大中小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共为近20万学子演出154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以直属试点单位和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转企改制为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改革成效不断显现。

    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会同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有院团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全国共确定了172家试点院团,目前已有114家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其中中直院团1家、省级院团38家、省会城市院团28家、计划单列市院团6家、地市级院团21家、县区级院团20家。北京演艺集团公司、陕西省演艺集团公司、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公司等演艺集团相继成立,成为区域性龙头文化企业。

    部直属试点单位转企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中国文化报、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组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并正式挂牌成立。根据中央关于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部属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启动了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国图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着手进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下一步股份制改革夯实基础。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与中宣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召开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经验交流会,交流综合执法改革经验,部署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相关工作。目前,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东等省市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副省级城市、地市、县区全部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建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江苏、辽宁、河南、山西、吉林等省已对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他地方的改革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科学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正在建立,机制体制、机构队伍、市场监管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新气象。

    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文化产业逆势上扬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并在一些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出台重大政策,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组织调研并起草了《当前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报告》,为中央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纳入到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目标。文化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对振兴文化产业进行总体部署,提出了文化产业的10个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10项主要任务和10条保障措施,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进行了积极引导和规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规划》和《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着力突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瓶颈。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成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跨部门工作小组”。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分别签订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借助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深圳华强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也分别与两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城市舞蹈团、杭州宋城、俏佳人传媒、黑龙江冰雕等47个项目已被银行受理,申贷总额近80亿元,有些项目已开始放款,并享受优惠利率。

    大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中央编办进一步明确了文化部的动漫产业管理职能,为推动动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文化部会同天津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启动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和中国动漫游戏城。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工作,积极推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对经认定的动漫企业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种上的优惠政策。实施“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和“原创动漫推广计划”,向“原创动漫扶持计划”(2008)确定的101个项目单位拨付扶持资金,用于提高作品质量、扩大作品传播,先后在深圳、上海、天津、贵阳、拉萨、南昌、北京等地向公众集中展示这些优秀原创动漫作品。组织国内数十家动漫企业赴日本参加东京国际动漫展,签约金额与合作意向近1亿元人民币。加强动漫游戏会展、交易、节庆等活动管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第四届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

    抓住重要环节,引导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产权交易平台试点,借力已挂牌的上海、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专业机构,设计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评估、抵质押和交易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文化产权交易。积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探索中外政府间和民间文化产业合作的新模式,努力向外推介我国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搭建“走出去”的平台。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对2008年度国家重点出口文化企业进行奖励,全国文化系统225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加强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的管理工作,起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第四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本届深圳文博会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展会规模和交易量逆市增长,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总成交880.69亿元,比上届增加178.37亿元,增长25.4%。与上届相比,本届北京文博会签约项目的内容和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直接投资于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数字内容等领域的产业合作项目大幅度提高,银企合作活跃,现场小额交易频繁,规模快速上升,彰显文博会的贸易平台和产业带动作用。

    五、管理和繁荣并举,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管理,努力创建平安文化市场。完善法规制度,依法加强管理。大力推动实施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从行政管理角度规范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交易等行为,制定进口电子游戏机型机种审查标准,规范进口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申报工作,完善网络游戏进口审查和国产备案的报审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建设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初步实现进口网络文化内容审查网络审批。积极推进全国网吧监管平台建设,中央监管平台已与22个省级网吧监管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网吧监管总数日均达到8.1万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开展了第六批、第七批违法网络游戏查处工作,对百余家涉嫌违法网络游戏运营的企业立案查处。针对互联网低俗之风、非法演出和假唱以及动漫市场、网吧市场、娱乐市场、网络游戏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作出专门部署清理整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据统计,2009年1-10月全国受理举报5.43万起;共办结网吧案件3.93万件,收缴非法物品4660万件,其中非法音像制品3057万余张(盘),实现了“创建平安文化市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目标。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印发《文化部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积极争取设立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专项扶持资金、政府采购、提供演出场地和器材、简化审批手续、人才培养和表彰奖励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稳步推进网吧连锁企业发展,激励网吧市场的整合与提升;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和合作,以文化提升旅游市场,以旅游带动文化消费。举办(天津)演艺博览会、网络文化博览会、实施中国现当代艺术推广计划、动漫展演扶持计划等活动,以重大工程项目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同时带动文化消费热点,扩大内需。

    六、更新理念,拓展领域,推进文博事业发展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稳步推进。全国实地文物调查启动率为99.7%,完成率为95.8%,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9.2万处,其中新发现65.17万处,复查24.03万处。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等新型文化遗产在普查中得到充分重视,水下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以此次普查为契机,积极探索普查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工作,把普查成果与基本建设、城乡规划、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相衔接,使普查成果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惠及民众生活。

    重大文物保护项目进展顺利。西藏三大文物保护工程顺利竣工,山西南部早期建筑维修工程有序开展,应县木塔监测系统、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均已建成,全面养护工程顺利进行。昙石山遗址、福州三坊七巷、施琅宅祠墓等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扎实开展。

    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稳步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初设阶段文物保护方案业经批复。水下考古机构建设取得进展,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南海Ⅰ号”、“华光礁I号”、“南澳I号”等水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从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出发,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大遗址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渚共识》和《洛阳宣言》,大遗址保护工作顺利推进。探索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制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良渚、牛河梁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陆续启动。

    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全面实施。截至2009年10月,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资金到位22亿元,灾后文化遗产项目储备工作及开工工程进展顺利。已编制、评审极重灾区各类文物保护工程方案170多个;完成文物保护单位抢救维修保护项目储备100项,占国家规划项目153项的65.36%。茂县羌族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等56个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已开工,完成不可移动文物修复工程12个,到2009年底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开工率将达到60%。

    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扎实推进。五台山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三。嵩山历史建筑群、杭州西湖、丝绸之路、大运河保护、元上都遗址、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等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扎实推进。

    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开馆。完成二三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公布国家二级博物馆171个、国家三级博物馆288个,目前,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542个,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2900家的近1/5。开展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扶持一批代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重要博物馆。推动民办博物馆建设,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386个,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继续实施,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4478部,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2家。启动实施了西藏古籍保护工作。

    七、明确目标,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成效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我部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各地的非遗保护机构和队伍也逐步建立健全,各项非遗保护工作有力推进,取得可喜进展。

    普查工作基本结束。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各地参与普查工作人员76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86万人次,参与民众达上千万人次,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56万项,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1500多种(类)。

    名录体系初步建立。完成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认定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488名。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建立。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2.73亿元,对国家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补助。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指导起草了《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暂行办法》。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国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展厅96个,民俗博物馆179个,传习所1216个。并起草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实施建设的意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加强建设规范管理。

    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元宵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的重要价值和独特魅力,推动了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如期举办,活动多达300多项,13个国家的130多个代表团参加了相关活动。组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等活动。

    非遗申报工作成绩显著。2009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22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到26项,居世界第一。积极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获准建立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圆满落幕。历时30年,近5亿字、298部、400册省卷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出版,举办了成果展览、学术研讨会以及专场民间艺术演出等系列活动。

    清史纂修工作进展顺利。主体部分中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分别已完成初稿50%、40%、60%、70%,审改工作正式启动,档案文献收集、整理、出版、网络数字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八、推进文化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积极探索创新理念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圆满完成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评审工作,共有129个项目参评,涉及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博物馆和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社会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艺术人才培养等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等20个项目获得了文化部创新奖,其中《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荣获特等奖。 正式启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将武汉大学作为文化创新工程研究基地,下达了《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等2009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7个项目任务书。出版发行《文化创新蓝皮书——中国文化创新报告》。

    充分发挥高新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重新启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极大鼓舞了各地文化科技工作者、文化企业的积极性,从全国申报的108个项目中遴选出30个项目作为2009年度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对部级科技项目《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I正式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国已有3000余家图书馆使用ILAS系统,惠及亿万读者。

    针对现实需要,加强文艺科学理论研究。完成“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昆曲口述史》等基础性研究项目和《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与路径研究》等当前急需的现实性研究项目,共计102项课题入选立项。完成文艺科学部级课题评审立项工作,《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边疆安全》等41个课题获准立项。

    努力拓展艺术教育工作,规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加强对艺术职业院校及共建院校的指导工作,组织对艺术学现状进行调研并经专家论证,形成了《文化部关于‘艺术学’提升为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学位办。成立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审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备案管理规范》,为考级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对涉外考级工作进行调研,着手制定《涉外考级试点管理办法》。

    九、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全面提升

    对外文化工作整体格局基本形成。提出了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的文化资源,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在中央层面建立“对外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文化部与地方互动工作机制基本成熟,为加强与地方文化厅局交流沟通、促进全国对外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提供了高效的工作平台。加强对全国地方对外文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将地方对外文化工作纳入国家整体对外文化工作的大格局。对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以大文化概念开展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形成合力,扩大影响。

    有重点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积极配合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和外国领导人访华活动,以及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中俄建交60周年、中朝建交60周年以及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亚欧首脑峰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等重大双边、多边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功举办了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纽约卡内基“古今回响——中国文化盛宴”艺术节、中朝友好年、日本中国文化节、中泰一家亲、尼泊尔中国节、东欧五国中国文化节、阿拉伯海湾中国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做好与美国主要联邦文化机构新任领导人的工作,巩固和加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认真落实双方合作开展的各个文化交流项目。着眼未来,做好对欧盟官方交流,开启了首次中欧文化政策对话,确定了今后中欧文化交流的重点领域。落实亚欧首脑会议和温家宝总理向国际社会所做的承诺,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亚欧文化艺术节。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创新工作方式,以“2009中国文化聚焦”活动整合文化资源,完成了与非洲20多个国家的双边文化交流执行计划。适应对方所需,采取灵活务实工作方式,加强了人力资源培训、小额援助等方面的工作,开办“阿拉伯国家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实施“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等,丰富了交流手段,拓展了合作途径,取得良好效果。不断创新打造“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亚洲艺术节和“欢乐春节”等在国内和国外举办的文化交流品牌,全面展示中国的文化形象,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取得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综合效应。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作用日益凸显。在积极面向驻在国民众推介中国文化的同时,利用高访、节庆等时机,有效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成效显著。2009年文化中心成功配合我重大国事活动达10次之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我驻外文化中心,对我驻外文化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极大促进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成立,我驻外文化中心已达8个。与俄罗斯签订互设文化中心协议,与罗马尼亚、新加坡签署设立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在墨西哥、泰国、蒙古、西班牙设立文化中心的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

    对台文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自两岸交流以来文化主管部门直接对话,达成11项共识及11项近期交流项目,形成了两岸官方共同支持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良性格局。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实现互访,60年来首次合作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雍正展——清世宗文物大展”。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做台湾中南部地区民众工作的精神,在台湾中南部地区成功举办一系列面向基层民众的文化交流活动。还赴台举办“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等多项大型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引起岛内各界热烈反响。“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文博会”等对台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对港澳文化工作不断深入。进一步推进内地与港澳特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派团参加第37届香港艺术节,协助香港成功举办第十届“香江明月夜”大型音乐会。积极配合澳门特区政府举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大型演出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雪域风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加大对港澳青少年的工作力度,来自12所港澳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在国家图书馆等11家文博机构实习;在香港6所高校举办“国粹香江校园行”活动,增强了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加强机关建设

    2009年以来,文化部党组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全局,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为主向管宏观为主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文化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系统的、全面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明确了文化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形成了文化领域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了推动文化发展、服务文化发展的能力。此外,文化类新社会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序推进。

    为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部党组以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机关建设。今年3月印发了《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从遵守行为规范、严肃工作纪律、精简会议活动、加强公文管理等具体事项,提出明确要求,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推动机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使机关的作风和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变。按照管行业就要管作风的要求,今年7月制定印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召开了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对文化部行业作风建设作出部署,努力以优良的政风、行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针对部机关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今年,部党组分5批对部系统司局级领导班子和机关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中调整补充,机关15个司局有11个司局的一把手进行了轮岗交流,机关和直属单位有44名司局级干部平级交流使用,干部交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此同时,还选拔任命一批司局级和处级领导干部,较好地解决了机关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树立新风正气,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增加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09年,我们还切实加强部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文化部直属机关第八次代表大会,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部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文化部直属机关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文化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重新修订了《文化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中共文化部党组巡视工作办法(试行)》和《文化部党组行政问责暂行规定》。与中纪委、监察部共同举办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切实加强对人、财、物、基建项目、文艺评审评奖活动等重要部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文化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还得到了中纪委高度评价,在全系统形成了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风貌。

 

    文化部2009年工作的六点经验

    过去的2009年,文化系统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化危为机、不辱使命,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亮点纷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完善。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全局。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全面把握新时期新阶段文化工作的历史任务,用新的理念引领文化工作新实践,使我们的工作思路不为既有经验所束缚,工作举措不为常规所局限,发展方式不为传统模式所制约。我们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文化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领导文化工作的实际能力,抓住阻碍文化发展的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在解决突出问题、根本问题上下功夫,在建立工作制度、完善体制机制上见成效,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推动文化的“两大一新”迈出重要的一大步。

    二是必须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导向。一年来,我们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融汇于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中。特别是在政府主导、扶持的项目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求,加以体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都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它们的创作历程和良好社会反响,证明了以政府的力量组织和支持艺术家进行主题性艺术创作,可以有效地鼓励和引导艺术家关注历史和现实,注重表现时代精神、弘扬民族气概,以严格的艺术标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树立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标准和品格追求,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作品,有力地引导当代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这两个创作项目的成功实践,对我们抓好艺术创作特别是重大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创作,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三是必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一年来,文化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坚持把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正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现实地位和作用,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党和国家重大工作安排和部署,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时刻,发挥文化提振信心、抚慰心灵的特殊作用,把握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调节的规律,见事早,行事快,转变思路,完善政策,着眼于扩大文化内需,抓住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逆势而上,为调整经济结构、应对金融危机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配合中俄建交6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和奥巴马总统访华等国家重大活动中,积极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服务大局,营造良好的氛围。文化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四是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和不竭的源泉。一年来,文化部按照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惯性思维,敢于直面矛盾,敢于破解难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同时,由点到面推动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从直属单位抓起,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中国文化报、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等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为推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作出表率。实践证明,只有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始终注重推进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文化工作才能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新的发展。

    五是必须立足当前做实事,着眼长远打基础,始终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建设,是文化工作永不变调的主题。一年来,我们在转变职能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切实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聚集和整合物力和财力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解决当前文化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硬件建设、载体建设,文化事业不断壮大,文化工作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同时,抓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文化问题,把握文化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战略高度研究应对举措,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抓紧健全和完善文化发展保障制度和相应的法规政策,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六是必须着力提高干部素质,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人的因素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做好文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一年来,文化部党组把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来教育干部、武装干部,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树新风、立正气,引导和推动干部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上有新转变、新进步、新提高。通过交流轮岗、竞争上岗、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009年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09年,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还没建立,服务功能发挥不够。

    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我国文化企业多数还不够强、不够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很弱。

    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有的领域、有的环节的管理还不到位,综合执法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

    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还很重,建设性破坏、文物违法犯罪现象仍然存在,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外文化交流还需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中央和地方的作用,加强国内与我驻外机构的协作,提高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效益。

    科技创新工作仍然缺少有力的工作抓手,在科技与文化建设如何更好结合的问题上还需深入探索,不断推进。

    文化统计数据和指标还不够规范和完善,预算管理和执行还比较薄弱,作风建设还需继续巩固加强。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面对,勇于创新,在今后工作中积极研究和解决。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