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综述 > 扬州文化 >

麒派艺术与扬州

时间:2007-11-29 20:56来源: 作者: 点击:




 

 京剧须生,素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之说。麒派代表人物,即海派京剧一代宗师、上海京剧院第一任院长麒麟童。

  麒麟童,本名周信芳,祖籍浙江宁波,生父周慰堂因系铁杆昆徽票友,与优伶为伍有辱门庭而被赶出家族,干脆下海唱戏,随班流浪到淮安。1895年,周信芳在清江浦呱呱坠地。

 周信芳5岁启蒙学戏,7岁在古运河南端杭州拱宸桥天仙茶园初次登台,名“麒麟童”。自此,他如京剧界的一株苍松,70年常青。麒派艺术与扬州有着深厚的渊源。这其中,首先要追溯到海派京剧革命家潘月樵对他的直接熏陶。

  潘月樵(1869—1928),今扬州西湖乡胡场村人,初学梆子,后改京剧老生,艺名小连生,名噪京华。他离京南下上海之后,结识了革命党人陈英士,以梨园公所理事长身份投身辛亥风云,1908年创办我国第一家新舞台,成为反对帝制、鼓吹共和的大本营,期间编演了大批闪烁民主光辉的《黑奴吁天录》、《秋瑾》、《徐锡麟》、《张汶祥刺马》、《皇帝梦》京剧新戏,起到辛亥革命“宣传队”和“武装别动队”的作用。武昌起义爆发,潘月樵组织“梨园敢死队”会同起义者强攻江南制造局,用火油点燃刨花,率先纵身翻墙而入占领了制造局。上海光复后,孙中山书写“急公好义”的匾额褒奖这位扬州籍梨园界领袖。

  1907年,12岁的麒麟童拜识了长自己26岁的潘月樵,执弟子礼。20年间,他从潘月樵身上吸取的营养,与其说是戏剧艺术,不如说是民主思想。在两种社会形态变革的生死交叉口,潘月樵站在历史浪尖上,用京剧作武器,以舞台作战场,以追求正义反对封建的楷模行为,影响着麒麟童艺术观的形成。1913年,针对袁氏窃国,18岁的麒麟童冒着生命危险编演了《宋教仁遇害》;五四学生痛打卖国贼,他编演了《学拳打金刚》;1913年日寇侵华,他根据潘月樵旧本改编了《明末遗恨》、《洪承畴》、《徽钦二帝》反侵略伐奸佞;二七大罢工,他又编演《陈胜吴广》讴歌民众运动;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预告上演褒扬抗清民族英雄的《史可法》,扬州老乡对着海报鼓掌。

  如果说潘月樵是从思想上教诲了麒麟童,那么给他艺术上传授的则是另一位扬州人,他就是清末民初京剧大师王鸿寿(1850—1925)。王鸿寿,艺名三麻子,江都宜陵镇人,唱做俱佳。清末在上海演《向荣赴宴》,真刀真枪武打,火中跌扑滚翻,功力深湛,尤其擅长老爷戏,即关公戏。王鸿寿年逾花甲时,曾回乡演出,行走需人扶持,然一登台却神采奕奕,人称“真老爷”。麒麟童与王鸿寿结下师生情,是在1906年,麒麟童刚刚11岁,而56岁的王鸿寿正如日中天,稳坐红生鼻祖宝座。麒麟童当然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他在《最难演的<雪拥蓝关>》一文中回忆说:王师“与余同隶丹桂第一台,朝夕亲灸,赏其艺术实有过人之处”,“凡属生行之剧皆能演之,唐三千宋八百随意派演,京徽两下锅,文武不挡”。

  麒麟童幸得这位伶界大师教诲,至王鸿寿76岁过世,麒麟童得其亲授20年。麒麟童从王鸿寿最拿手的关公戏学起,几乎所有的红生戏如《斩颜良》《单刀会》《走麦城》全由王鸿寿所教。麒麟童得王鸿寿润泽最多的是《扫松下书》、《斩经堂》这类“吹腔”、“高拨子”戏。尤其是《徐策跑城》这出源自小说《隋唐演义》的徽班传统戏,清同治末年由王鸿寿带到上海,在向麒麟童传授过程中,师徒二人接力式地边演边改,大幅度系统加工,从内心世界到外部造型一改徐策衰老形象,台步从直来直去改为十字步,丰富了身段、水袖、髯口的表演程式,一个年迈激昂、正气凛然的人物就这样“跑”出来了。这个戏后来成为麒派标志性的看家戏。王鸿寿对麒麟童点石成金般的指导,还在于麒派风格的设计。麒麟童喉嗓倒仓沙哑后,一度陷入迷茫,王鸿寿的点拨,变己所短为己所长,声变腔变,腔变情变,情变韵变,韵变味变,十年磨一剑,终于变出了独树一帜的麒腔麒音。听麒麟童的戏,总使我们想起苍劲、刚直、豪迈、沉郁这些壮美的字眼。台上浑厚质朴,韵味浓郁;台下看得过瘾,听得动情,于是刘海粟用石涛山水画来形容“麒老牌”。

  麒麟童的成长与王鸿寿对他的特别器重与提携不无关系。汪笑侬排演《张松献地图》,名角荟萃,王鸿寿慧眼识珠,提议用尚不成气候的青年麒麟童饰刘备;《走麦城》中,王鸿寿演关羽,请麒麟童上吕蒙“傍”他;1915年麒麟童演出《王莽篡位》,王鸿寿主动配合爱徒,同台托戏,实有伯乐的功德。

  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麒麟童,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他就从扬州传统戏曲中汲取养分。据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之子、前镇江曲艺团团长王筱堂回忆,1927年2月,麒麟童为了收集剧目创作素材,早闻“听书要听王少堂”的大名,就通过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邀请王少堂到上海给他介绍大宗故事,提供戏路。王少堂赴沪后,麒麟童对于长自己5岁的评话大师盛情款待,虚心求教。王少堂见红遍全国的麒麟童毫无架子,如此尊重扬州评话,就毫无保留地说了《龙凤帕》和《水浒·三会李师师》,麒麟童拍案叫好。由于王少堂提供素材的丰满生动,三个月以后,麒麟童就把八本连台戏《龙凤帕》和《皇帝与妓女》搬上舞台,引起轰动。上世纪50年代,麒麟童到镇江演出,恰巧扬州评弹改进工作进入筹备,正筹措资金,麒麟童闻讯通过王筱堂捐赠了200元,表达了他对扬州评弹以及王少堂的一份情意。这份情意,不仅表现在他对扬州曲艺的借鉴,还体现在他对扬州戏剧的关注上。金玉昆,1915年生于湾头镇二桥村,原名廖昆麟。1925年,他10岁时随祖父到上海投京剧戏班,惊喜地拜见了而立之年的麒麟童。麒麟童介绍他拜京剧名师刘桐轩,在从艺过程中,金玉昆怀着崇拜心情,唱做念打处处均以麒麟童为榜样。后来为了家乡扬州的香火戏的发展,在麒麟童的鼓励下,转维扬香火戏班。他不但是维扬大班(大开口)和维扬小戏(小开口)合并成维扬戏(即今扬剧)的实践者之一,还把麒派艺术的真率热烈、刚劲壮丽的风格带入了扬剧艺术,于是有了“京剧麒麟童,扬剧金玉昆”的荣誉。这也是麒麟童对扬州戏剧艺术反馈式的贡献。1958年,麒麟童曾经来扬演出,笔者有幸一睹麒风麒韵,当时扬州城内百口竞称萧相国、万人争看宋刀笔的盛况,依然如同昨日。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
  • 扬州的方言

    在扬州,乖乖有三个意思:一是长辈称呼小孩;二是用来骂人,如北京人骂人时说的孙子;...

  • 带数字的扬州方言

    扬州话里有许多有趣的、好玩的话语,表达简洁明了,说来风趣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我上...

  • 扬州人家的做寿风俗

    自古以来,扬州人一直把为老年人祝寿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礼仪活动,并伴有隆重热烈的庆...

  • 方言土语撷趣

    州话 方言土语撷趣 ■王国藩 □请喜自拜寿,买卖不同心。 □雨洒中秋节,必有来年灯。...

  • [风俗]官商共赏扬州戏宴

    戏宴,就是把唱戏的请到家里来,在堂屋或天井里摆个戏桌,搭上戏台表演,给前来赴宴的客人...

  • 开来继往是仁珍——略论李仁珍弹词清曲艺术的

    开 来 继 往 是 仁 珍———略论李仁珍弹词清曲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

  • 麒派艺术与扬州

    京剧须生,素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之说。麒派代表人物,即海派京剧一代宗师、上海京剧...

  •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提 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本文从扬州方言与民俗、戏剧、曲艺...

  • 扬州评话艺术大师 王少堂

    王少堂(1889~1968),评话艺术家。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伯父金章、父...

  •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至今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