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看了场扬剧《血手印》

时间:2007-11-12 10:35来源: 作者: 点击:




    昨晚,偶然的散步至友好会馆,见售票口张贴的11月份“扬剧周周看”节目表。许多年未曾进剧场看过戏了,且票价仅15元,我一时高兴,就立即买了张票。虽然对扬剧接触不多,但身居扬州古城,耳濡目染扬州文化,我一直也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扬剧是个什么样的剧种,又为何能持续至今而始终未曾退出历史舞台。
        离晚7:00点开演还有一段时间,我在友好会馆门前广场上的休闲凳上坐了会。跟想像中差不多,看起来看戏的人确实不多,三三两两的,也都街坊邻舍一样的老大爷、老太太。我看时间还有刻把钟时,就检票进场了。第一次进友好会馆的剧场,观众席不是想像中木椅式的硬座,而是崭新的带换洗垫的软座。加上楼上,差不多可容纳千人的剧场还是有些气派的。剧场隔间里面有些介绍扬剧名角的大幅图片资料,我大致看了几个,都不甚熟悉。有一角门开着,传来一个女音哼唱谱子的声音,寻声进去,后台几个乐器演奏员们正在研究曲谱,穿着极是普通。陆续的也有观众进来,有些老太太边参观边向演奏员们打招呼:“王老师好,刘老师好。”
       眼看开演时间快到了,我进了剧场,惊讶地发现,转眼间几乎坐满了观众,楼上的座位不清楚,但楼下的空位已经少的可数了。我赶紧寻找自己的位置,因座位在里面,跟同排看戏的打招呼挤进去坐下。我扫视下整个观众席,一眼看去,除了少部分孩子们,平均年龄应该在50岁的样子,我就有点怪怪的感受。一阵抑扬顿挫的扬琴敲击声,剧场顿时安静下来。第一场戏开演了。
      帷幕拉开,随着音乐的起落,两个打扮俊美的小丫鬟边跳边唱地走上前台。我右边的一位老太太轻声说了句“我的乖乖,两个小丫头长的象样呢!”是啊,我想像中扬剧的演员应该都是老了了,远没有越剧的新生力量多,没想到还是出乎我的意料。接下来出场的演员岁数看起来都不是想像的那样老,扮相也都不错。
      今天演出的是著名古装戏《血手印》,说的是大宋年间,林王两富豪订了儿女婚姻,林家因林父亡,家道败落,王家便有意不肯出嫁女儿,借助财大气粗,逼林母写下退婚书。但王家小姐不肯嫌贫爱富,坚持与林公子招得的姻亲,并花园赠金劝其早取功名早迎娶。哪知约定夜晚赠金时,送金的丫鬟雪春被杀,林招得依约进花园时见到满身是血的雪春,吓得惊魂落魄逃回家。王父为赖婚嫁祸林招得,送重金给当地官员,审官采用屈打成招的老办法,准备迅速问斩林招得。后遇包公秉公重判,终于还公道于世。
     一场古装戏,加之又是地方戏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年轻人似乎不肯来看的。但这部戏透露出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审美是值得欣赏的。在演到王父赖婚的情节时,剧场里就有观众开始愤愤不平起来;在杀雪春的真凶出现时,有人就带着指责的不屑之态;当贪官受贿时,观众席里有老人就恨恨地骂起来;在即将问斩林招得的危急时刻,包公还未出现,包公身边的跟班王朝马汉刚一露身,观众们很整齐地爆发出激动的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一场深刻的教育。是啊,这场扬剧《血手印》传递给人们的,又岂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戏呢?
     以我的感觉,这群看戏人的学历平均似乎只有初中,最多不超过高中,因为里面甚至好多岁数大的连字都不识几个。然而看戏过程中,无一人在剧场中偷偷抽烟。我想磕点瓜子应该可以理解的,因为看戏本身就是一种休闲,但烟会给其他人带来不便的。在中场休息时,我看到抽烟室里一群烟枪们在拼命地过烟瘾,佩服他们能忍耐坚持两个小时,直到休息才离开剧场观众大厅抽烟。同样的情况在年轻人中就不一样了。记得国庆前去张家界,景区规定不准抽烟,且抓到有百元罚款,可同队旅游团中还是有年轻的大学生被罚了。难怪,文化界已经高呼现在的大学生存在“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水平、有体质无素质”了。年轻一代已经到了严重的“文化贫血”。好像扬州电视台在某大学校园作“你知道四大名著吗”的调查时,只有极个别答出“知道一点”,大部分根本说不全,少部分说“四大名著是什么玩艺儿!不知道。”在上半年单位有些同事向我询问有关二十四孝的内容,说是学校要求孩子必须自己寻找相关资料,可是年轻家长们也不清楚究竟是个啥东西?但不管怎么样,也不管二十四孝内容是否值得推广,但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道德的教育应该是个好事。在剧场观看过程中,除了换场中有热烈的自发的掌声外,几乎没有喧哗,看到激动处,有部分老人拿出手帕轻轻地擦泪。相比较于有些演唱会、明星签名仪式等场面下,呼声、叫声、吼声、哨声声声刺耳的情况,不能不使我感概。
       因为对扬剧还处于一种新鲜感中,换场中间,旁边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大姐一直不厌烦我的询问。在我发出对扬剧前途的担忧时,周围几个观众立即过来参与讨论,有位老年人否定了我的担忧。他说,在市政府的关注下,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今年重开扬剧班,新招收了一批优秀的少年扬剧苗子。不但如此,江苏省内的各县市扬剧团也正在进行改革探索,招收新演员,排练新曲目。作为古城扬州,肯把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友好会馆用来开展“扬剧周周看”活动,本身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投入。老人诚恳地让大家一起来关注扬州文化,来关注扬剧发展,让古老文化形式为当前和谐社会服务。
      散场时,我对年轻观众的缺乏而遗憾时,人群中我发现了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以为是艺校的学生,好奇地打听了一下,原来不是。他们是在校大学生,是受家庭老一代感染,从陪着看,到喜欢看,特别在学校搞集体活动时,每唱一次扬剧,大家都能热烈地欢迎,使他们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兴趣,还计划在学校里多拉些票友呢。
 

(责任编辑:)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